[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剔除温度影响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6847.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余昌平;雷志强;毛景权;王刚;张春雨;田乐;南青涛;熊志勇;莫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剔除 温度 影响 分布式 光纤 围堰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能够剔除温度影响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构建形成围堰结构的钢板桩、分布式传感光纤、第一光纤接头、第二光纤接头以及分布式传感光纤解调仪;其中,所述钢板桩的腹板的内侧形成有光纤安装槽,所述光纤安装槽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角钢,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平行并保持预定间距放置在所述腹板的中轴线上方以形成凹槽,所述角钢与所述第一钢筋平行并倒立放置在所述腹板的中轴线下方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角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角钢;
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光纤安装槽内,其中,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凹槽与连接部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腹板贴合,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一部分粘贴在所述钢板桩的腹板上;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空腔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角钢上;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空腔的第二部分未与所述腹板产生接触;
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两端从所述光纤安装槽的两个开口延伸出;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延伸出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接头以及所述第二光纤接头连接至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解调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的间距为10mm,所述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的直径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一部分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接头以及所述第二光纤接头均为APC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从所述光纤安装槽的两个开口延伸出的两部分长度相等。
6.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的围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二部分对应的由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光纤应变值;
获取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一部分对应的应变测量值;其中,所述应变测量值包括因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光纤应变值以及因钢板桩形变而产生的实际应变值;
根据所述应变测量值以及所述光纤应变值的差值,获得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形变而产生的实际应变值,以根据实际应变值对所述钢板桩进行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围堰监测系统的围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二部分对应的由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光纤应变值以及获取与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一部分对应的应变测量值,具体为:
记录分布式传感光纤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以及第二部分的长度;
通过所述分布式传感光纤解调仪测量得到两个应变值,并根据长度判断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应变测量值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光纤应变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大学,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68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