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潜水器复合材料承载壳体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7948.X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梅延宁;张宏瀚;孙东岩;孙宝华;王贵军;林敏;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玻拓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B63B3/16;B29C65/54;B29C65/7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3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潜水 复合材料 承载 壳体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大尺寸潜水器复合材料承载壳体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定位:外壳(1)不脱离模具,利用外壳(1)的模具作为定位的基准,同时利用定位工装将各结构件调整于设计的相对空间位置上,再进行固定,并保证外壳(1)与结构件和各组件的间隙为3mm~4mm;
步骤一中所述的外壳(1)按以下步骤制备:
(1)外表面耐老化层(16)和内表面耐老化层(22)的制备:将环氧树脂胶衣在80℃~100℃的条件下固化得到,外表面耐老化层(16)和内表面耐老化层(22)的厚度均为0.15mm~0.2mm;外表面短纤维层(17)和内表面短纤维层(21)的制备:将短玻璃纤维毡层和环氧树脂采用纤维预浸工艺复合成型,短玻璃纤维毡层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8,外表面短纤维层(17)和内表面短纤维层(21)的厚度均为0.15mm~0.2mm;外表面隔离层(18)和内表面隔离层(20)的制备:将高强玻璃纤维织物和环氧树脂采用纤维预浸工艺复合成型,高强玻璃纤维织物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8,外表面隔离层(18)和内表面隔离层(20)的厚度均为0.26mm~0.3mm;结构层(19)的制备:将碳纤维织物和环氧树脂采用纤维预浸工艺复合成型,碳纤维织物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8,结构层(19)的厚度为4mm~4.2mm;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外表面耐老化层(16)、内表面耐老化层(22)、外表面短纤维层(17)、内表面短纤维层(21)、外表面隔离层(18)、内表面隔离层(20)和结构层(19)按照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表面耐老化层(16)、外表面短纤维层(17)、外表面隔离层(18)、结构层(19)、内表面隔离层(20)、内表面短纤维层(21)和内表面耐老化层(22)的顺序层叠在一起,得到复合材料1,复合材料1通过高精度抗变形模具成型,得到外壳(1);
二、胶接:将结构粘接胶(13)注射到外壳(1)与结构件的间隙的中心位置处,当注射区域的缝隙两侧均有结构粘接胶(13)溢出时,停止注射结构粘接胶(13),并将溢出的结构粘接胶(13)去除;
三、补强、固化和脱模:先将结构件的翻边处以及胶接的外壳(1)和结构件区域进行打磨清理,然后依次铺放补强结构层(14)和补强表面层(15),并抽真空加压直至固化;固化后去掉模具,得到一种大尺寸潜水器复合材料承载壳体;
所述一种大尺寸潜水器复合材料承载壳体,包括外壳(1)和结构件,所述结构件通过结构粘接胶(13)、补强结构层(14)和补强表面层(15)与外壳(1)连接,结构件分为三个横肋(9)和一个纵肋(10),三个横肋(9)分别横向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艏部、中部和艉部,纵肋(10)设置在外壳(1)的中轴线上,且由外壳(1)内部的艏部贯穿至尾部;三个横肋(9)和一个纵肋(10)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由翼板(11)和腹板(12)组成;外壳(1)和结构件均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表面耐老化层(16)、外表面短纤维层(17)、外表面隔离层(18)、结构层(19)、内表面隔离层(20)、内表面短纤维层(21)和内表面耐老化层(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玻拓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哈玻拓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7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式水翼艇
- 下一篇:一种防止积液的底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