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分元胞遗传算法的DWF并网多目标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8116.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5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玉;余光正;刘建锋;张科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差分元胞 遗传 算法 dwf 并网 多目标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差分元胞遗传算法的DWF并网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DWF并网规划过程中将DWF接入后的配电网总网损最小、节点电压静态稳定裕度最大、DWF渗透率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将电网中的潮流平衡、节点电压限制、支路传输功率限制、DWF的穿透功率极限和装机容量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含DWF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
S2、采用差分元胞遗传算法求解步骤S1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的并网参数;
S3、利用优化的并网参数实现DWF并网;
N节点配电网总网损包括有功网损PDWF和无功网损QDWF,分别为:
其中,Pj与Qj分别表示节点j注入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Pei表示节点i的DWF注入的有功功率;PLi与QLi分别表示节点i的负荷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PGi与QGi分别表示节点i从网侧注入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为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Vi、Vj分别为节点i与j的电压;rij、xij分别为节点i与j之间的电阻与电抗;δij为节点i与j之间的功率角;αij、βij与γij、ξij分别为节点i与j之间的有功与无功网损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分元胞遗传算法的DWF并网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电压静态稳定裕度最大的目标函数为f2:
f2=L=max[L1,L2,…LM]
其中,Lm=4[(XmPm-RmQm)2+(XmQm+RmPm)V2]/V4
m=1,2…M为电网中的第m条支路,M为总支路数,L为各支路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最大值;Rm、Xm分别为支路m的电阻与电抗;Pm、Qm分别为支路m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V为支路m的端点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分元胞遗传算法的DWF并网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WF渗透率为SDWFi:
SDWFi=PDWFi+jQDWFi
其中,PDWFi和QDWFi分别电网接入点i处DWF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分元胞遗传算法的DWF并网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平衡约束条件为:
其中,Pi与Qi分别表示节点i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Gij与Bij分别表示支路ij的电导与电纳;θij为支路ij的首末电压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1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