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8190.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申明亮;伍小平;李怀翠;谌柳谦;俞荣仁;孙淼焱;李恺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历史 建筑 墙体 单元 模块 吊装 加固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通过支撑架对单元模块的门窗位置加以支撑,通过加固钢板和对拉螺栓对单元模块的分块边界线进行加固,通过吊装架的底座及倒U型桁架对单元模块进行固定,通过加固排架对单元模块进行夹持,从而形成了单元模块的整体加固方案,有利于历史建筑墙体沿分块边界切割时,对每一个单元模块进行有效保护,可提高单元模块的整体性能,有利于历史建筑更完整地保留老建筑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整个社会对历史建筑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保留下来并改建修复。改建修复的主要目标一是要保留还原老建筑的历史风貌,二是要使其满足新时期的建筑功能需求。传统的老建筑外墙大多采用砖砌墙体,其整体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较差,无法满足现今建筑规范的抗震要求,因此在老建筑修复过程中,外墙修复是其重要一环。
目前常见的老建筑外墙修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老建筑墙体彻底拆除,仅保留其原有砖块,后期使用原有砖块或者仿制旧砖块按照原建筑外观重新砌筑外墙,这种方式彻底破坏了原有墙体的完整性,对建筑砌筑工艺的历史价值完全无法保留,在拆除过程中也容易损坏原有砖块,并且砖墙砌筑施工周期较长,传统做法待外砖墙砌筑完成后才能进行内部装修施工,也将大大拉长整体施工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项目费用投资,不利于节省项目整体成本。另一种方式则是仅对外墙饰面进行修复,或者做一些防水保温处理。这种方式仅修复建筑外观,无法增强其抗震性能。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老墙修复技术,在确保新墙体满足建筑工程需求的前提下,既能较完整地保留外墙砖块和外墙整体性,又能缩短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及施工方法,用于将历史建筑物墙体切割前对各单元模块进行有效加固,加固效果好,可提高单元模块的整体性能,有利于历史建筑更完整地保留老建筑外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优选为,历史建筑墙体划分为若干单元模块,单元模块之间设置分块边界线;
所述吊装加固系统包括支撑架、加固钢板、吊装架、加固排架;
所述支撑架位于单元模块的门窗内框内;
所述加固钢板沿单元模块的分块边界线在墙体两侧对称设置,采用对拉螺栓固定;
所述吊装架包括两个底座和一个倒U型桁架;所述底座水平间隔设置,底座之间的间距与单元模块的墙体厚度相匹配;所述倒U型桁架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两个底座固定连接;倒U型桁架的顶部设置若干吊耳;
所述加固排架设置于单元模块的墙体两侧,加固排架的底部固定在吊装架的底座上,加固排架在顶部及门窗洞口位置贯穿连成整体。
优选为,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门窗内框内的型钢矩形框,以及支撑于型钢矩形框内的剪刀撑。
优选为,在加固排架与单元模块的墙体之间设置垫板,加固排架抵在垫板上。
优选为,所述加固钢板为槽钢,经压密注浆后的墙体内外侧均设置一个槽钢,通过对拉螺栓将槽钢与墙体对拉固定。
优选为,所述倒U型桁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固钢管。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单元模块吊装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门窗内框内设置支撑架;
对分块边界线两侧的单元模块均进行加固,且在同一个单元模块的内外墙面上对应设置加固钢板,并用对拉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