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及双面细胞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8604.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炫烨;关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刘星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实验 双面 细胞培养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流道板,所述上层流道板中设有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的正面与背面的至少一第一培养基注入孔、至少一第二培养基注入孔、至少一第一废液排出孔、至少一第二废液排出孔及至少一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
下层流道板,连接于所述上层流道板的背面,所述下层流道板中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孔、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孔及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对准的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第四培养基注入孔、第三废液排出孔、第四废液排出孔及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及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均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及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均自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
至少一细胞培养杯,装设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中,且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中,但未到达所述下层流道板的背面所在平面,所述细胞培养杯的顶部及底部均开口,且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一半透膜封闭,所述细胞培养杯的侧壁设有培养基输入孔与废液输出孔;
正面流道,自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所述正面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所述培养基输入孔、所述废液输出孔及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以将来自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的培养基通过所述培养基输入孔输送至所述细胞培养杯内,并将废液通过所述废液输出孔输送至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
背面流道,自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所述背面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及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以将来自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的培养基输送至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中,并将废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
密封膜,设置于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并覆盖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背面流道、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及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杯还配置有一杯盖,所述杯盖的顶部与底部均开口,且所述杯盖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二半透膜封闭,所述杯盖的底部经由所述细胞培养杯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细胞培养杯中,且所述第二半透膜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上方,所述杯盖的顶部开口用于加入培养基至所述第二半透膜上方以防止所述第一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之间的培养基蒸发,并防止气泡通过所述第二半透膜进入所述第一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之间的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的内壁与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的内壁与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固定槽及第二密封圈固定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槽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上方,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槽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流道板中还设有至少一细胞培养杯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连接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一侧,所述定位槽自所述上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上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背面,所述细胞培养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细胞培养杯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注入孔与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背面流道包括N级子流道,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级流道至第N级流道依次连接,且第一级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后一级流道的分支数量大于前一级流道的分支数量,第一级流道的首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第N级流道横穿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且第N级流道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6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