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8685.4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发明;高焕翔;何宇康;郭建飞;张彪;曹中山;常志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5F5/00 |
代理公司: | 36123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以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30000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钻 转头 粉尘收集 土木工程领域 柔性密封圈 便于携带 框架设置 伸缩功能 有效解决 主体端部 主体密封 轻便 粉尘 | ||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以及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钻主体端部的转头外侧套装有具有伸缩功能的TPU膜框架,所述转头根部外侧的TPU膜框架与冲击钻主体密封连接,所述转头头部四周的TPU膜框架设置有柔性密封圈。本发明装置轻便,便于携带,粉尘收集效果好,可有效解决冲击钻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粉尘带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
背景技术
现存施工过程中,冲击钻使用时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存在污染室内空气环境、危害施工人员健康、施工后难以打扫等问题。现存的粉尘收集方法,存在收集效果不佳,收集材料为一次性材料,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需要具有集粉尘收集与钻孔两功能于一身,一体化的冲击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1以及转头,所述冲击钻主体1端部的转头外侧套装有具有伸缩功能的TPU膜框架2,所述转头根部外侧的TPU膜框架2与冲击钻主体1密封连接,所述转头头部四周的TPU膜框架2设置有柔性密封圈5。
所述TPU膜框架左右两侧设有圆形凹槽,用于放置柔性密封圈和子连接件,中间部分设有管状槽位,用于放置支撑弹簧,所述冲击钻主体,与母连接件一体成型。
所述柔性密封圈和子连接件与TPU膜框架圆形凹槽之间用均匀涂抹的强力胶加强连接,并由限位绳连接,以限定柔性密封圈和子连接件之间的最大距离。柔性密封圈厚度应略大于TPU莫框架预留圆形凹槽深度,子连接件上有四个凸起,能够与母连接件相配合。
所述支撑弹簧放置在TPU膜框架预留的管状槽位内,且两端分别固定在柔性密封圈和子连接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装置轻便,便于携带,粉尘收集效果好,可有效解决冲击钻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粉尘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粉尘收集部分主视图。
图4是粉尘收集部分左视图。
图5是粉尘收集部分右视图。
图6是母连接件主视图。
图7是母连接件左视图。
图8是子母连接件连接后主视图。
图示标识说明:1-冲击钻主体、2-TPU膜框架、3-支撑弹簧、4-限位绳、5-柔性密封圈、6-子连接件、7-母连接件、8-粉尘收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1以及转头,所述冲击钻主体1端部的转头外侧套装有具有伸缩功能的TPU膜框架2,所述转头根部外侧的TPU膜框架2与冲击钻主体1密封连接,所述转头头部四周的TPU膜框架2设置有柔性密封圈5。
所述TPU膜框架2左右两侧设有圆形凹槽,用于放置柔性密封圈5和子连接件6,中间部分设有管状槽位,用于放置支撑弹簧3,所述冲击钻主体1,与母连接件7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钻孔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快速调节高度和角度并锁紧的钻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