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离线清洗的反渗透装置与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8691.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陶晓晓;高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迪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线清洗 清洗 反渗透装置 长期运行 防止污染 分隔组件 压力容器 运行控制 运行模式 产水管 进水管 膜寿命 膜元件 浓水管 拆装 产水 污染 能耗 损伤 传递 灵活 积累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免离线清洗的反渗透装置及运行方法,包括若干个相同的子系统及连接各个子系统的管路组成;所述子系统包括压力容器、膜分隔组件、膜元件、进水管、浓水管、产水管、清洗一管、清洗二管;及对应的四种运行模式。可实现,无需通过离线清洗即可达到离线清洗的效果;极大的减轻清洗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运行控制灵活,能够对污染较重的膜及时清洗,防止污染的累积传递和进一步积累;长期运行显著降低能耗物耗,通过及时清洗污染的膜,降低产水能耗;延长膜寿命,避免了离线清洗拆装过程对膜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离线清洗的反渗透装置与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是现今主流的脱盐工艺,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循环冷却水脱盐、污水深度处理后精制处理回用等。长期运行的反渗透系统,仅仅在线清洗已不能满足运行要求,跨膜压差逐步增大,产水量逐步降低,甚至脱盐率下降,严重影响了系统性能,需定期离线清洗。而离线清洗需将反渗透内的膜全部拆出,劳动强度大,还需采购备用膜,清洗周期长。以污水厂出水为原水的精制中水工艺为例,1万吨/天规模的反渗透系统,需要膜元件800支左右,离线清洗时,需拆装膜元件超过1600支·次,为保证不减产,需要备用膜替换,整体的拆卸工作量将成几何级数增长,并且离线清洗效果往往不佳。
反渗透的污染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线清洗虽然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很难将污染物彻底洗出,随着污染物逐步的积累,当标准化产水量恢复率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系统已无法正常运行,必须进行离线清洗。若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通过强化在线清洗,使得短期积累的污染物尽快洗出系统,保证膜不堵塞,避免离线清洗,将减少膜离线清洗工作量,也能使反渗透处于优化的运行状态。
已有的在线清洗,均通过药剂、时间等方式实施,但在线清洗与离线清洗最大的不同,即膜的冲洗强度,以及污染物可迅速冲洗出膜元件不会向后支转移,故急需相关设备及方法,可以避免离线清洗,或在线清洗能够达到离线清洗效果,实现简易运行,节约能耗物耗。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免离线清洗的反渗透装置与运行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免离线清洗的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同的子系统及连接各个子系统的管路组成;所述子系统包括压力容器(Y)、膜分隔组件、膜元件、进水管(P1)、浓水管(P2)、产水管(P3)、清洗一管(P4)、清洗二管(P5);各个子系统的进水管(P1)汇总入总进水管(ZP1),各个子系统的浓水管(P2)汇总入总浓水管(ZP2),各个子系统的产水管(P3)汇总入总产水管(ZP3),各个子系统的清洗一管(P4)汇总入总清洗一管(ZP4),各个子系统的清洗二管(P5)汇总入总清洗二管(ZP5);所述膜元件为卷式反渗透膜;所述压力容器(Y)为中空结构,长度为所有膜元件长度之和+所有膜分隔组件长度之和+端面安装距离;所述总进水管(ZP1)、总浓水管(ZP2)、总产水管(ZP3)、总清洗一管(ZP4)、总清洗二管(ZP5)上分别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膜分隔组件为中空结构,包括两个端面及连接两个端面的膜分隔组件端面连接肋条(T4);所述膜组件的两个端面相同,由两个同心圆组成,膜分隔组件外侧圆(T1)与膜分隔组件内侧圆(T2)在端面处通过中心对称的、指向同心圆圆心的同心圆连接肋条(T3)连接;同心圆的内侧圆直径与连接膜元件的中心产水管外径相同;同心圆的外侧圆直径与膜元件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P1)与浓水管(P2)分别与压力容器(Y)在压力容器(Y)的圆柱曲面处相通,并分别位于压力容器(Y)的两端;所述产水管(P3)与压力容器(Y)在靠近浓水管(P2)一侧的压力容器(Y)端面处相通;所述清洗一管(P4)与清洗二管(P5)分别与压力容器(Y)在压力容器(Y)的圆柱曲面处相通,并依次位于进水管(P1)与浓水管(P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迪,未经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膜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易板结的微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