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9089.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臧双全;韩振;董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10 | 分类号: | C07F1/10;C07D277/1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杨海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发光 量子 手性 纳米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该手性纳米银簇对映体以手性配体(S/R)‑4‑苯基噻唑烷‑2‑硫酮(PL/PD)为保护配体,通过简单的室温挥发一锅法合成产量高,发光性能优越的手性银纳米团簇材料。该对映体团簇的化学式为:C54H48Ag6N6S12(简写为:Ag6PL6/PD6),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主要合成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
背景技术
原子精确的银纳米团簇是外层由有机配体保护,内核由3个或3个以上金属银原子通过亲银作用所形成的尺寸在1–3nm之间的一类具有精确原子结构的簇合物。纳米团簇是介于原子、分子与体相材料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是连接原子、分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其尺寸一般是纳米量级,往往会伴随有量子限域效应而产生许多新的现象和性质。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能及其在催化、生物成像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成为近年来材料和无机化学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银纳米团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纳米团簇的合成与应用方面。目前报道的银纳米团簇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都比较差,而且发光效率都比较低,这些缺陷就大大阻碍了纳米团簇的应用和发展,所以设计合成原子精确、结构稳定、发光效率高的银纳米团簇是纳米团簇领域研究重点之一。
纳米团簇优异的光学性能、优良的耐光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具有优良发光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纳米团簇其手性可以由手性配体赋予。选择合适的手性配体可以合成具有手性的纳米团簇结构。手性纳米团簇的手性发光在全息投影、信息储存、生物细胞成像和诊疗等领域具有很重要的潜在应用。目前未见手性纳米银簇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合成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
为此,本发明研发了一种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所述手性纳米银簇的化学式为:C54H48Ag6N6S12(简写为:Ag6PL6/PD6),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3,
其中PL/PD为(S/R)-4-苯基噻唑烷-2-硫酮,结构简式如下:
本发明银纳米团簇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将配体(S/R)-4-苯基噻唑烷-2-硫酮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乙腈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溶解澄清;加入硝酸银,搅拌溶解澄清,再室温搅拌反应,反应结束以后将澄清溶液置于室温下避光挥发,得晶体,过滤,用乙腈洗涤,室温晾干即可。
所述银纳米团簇是一个由六个银原子组成的内核,外围由六个有机配体保护(图1所示)。六个银原子通过亲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扭曲的八面体内核(图2所示),六个有机配体分别分布于八面体的六个面上,每个配体上的巯基硫原子与两个银原子配位,每个氮原子连接一个银原子(图3所示)。
本发明高稳定强发光高量子产率的手性纳米银簇材料,其性质具体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