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9385.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层 有机聚合物层 锂离子电池用 倍率性能 多层膜 锂电池 电芯 电池 复合固态电解质 有机聚合物材料 固态电解质膜 三层复合结构 电导率 传统聚烯烃 热收缩性能 锂离子传输 安全性能 固态电极 上下两侧 正负极 隔膜 粘结 质膜 制备 替代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有机聚合物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有机聚合物层。本发明替代传统聚烯烃类隔膜,提高了锂离子传输速率,提高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固态电解质膜在高温下热收缩性能优异,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相较于传统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增加了固态电解质的比例,提高了电导率,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三层复合结构固态电极质膜两侧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在锂电池中可以粘结正负极,使电芯更加牢固,增加了电芯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并逐渐在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储能领域发挥作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是使用正、负极片、液态电解液以及聚烯烃隔膜等材料组装而成。由于液态电解液易燃易爆,且聚烯烃隔膜受热易收缩或融化,易导致电池短路爆炸,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固态电解质兼具液态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以及聚烯烃隔膜的电子绝缘性,可同时替代液态电解液以及聚烯烃隔膜,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使用固体电解质膜可降低锂枝晶导致的短路风险,使得金属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对于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类别:一是有机聚合物电解质,二是无机固体电解质,三是有机聚合物与无机固体电解质复合而成的复合电解质。
有机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易加工,可基本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工艺,但是室温电导率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较高,但是材料成本较高,且电池工艺复杂,需要开发很多全新的电池生产设备,导致成本进一步升高。复合电解质膜具备有机聚合物电解质的易加工性能,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室温电导率,但是存在机械强度差导致膜容易破裂造成电池短路、与正负极界面相容性较差导致电池内阻较高、循环性能差的缺点,且室温电导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复合固态电解质膜中固态电解质含量偏低,有机聚合物含量偏高,增加了电池的内阻,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偏低,不利于电池的快速充放电。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锂电池电解质膜功能性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多层膜,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有机聚合物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有机聚合物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包括固态电解质,有机聚合物和助剂,其中固态电解质的比例为60-95%,有机聚合物比例为5-40%,助剂比例为0-10%;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30u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有机聚合物层包括有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助剂,其中有机聚合物比例为0-100%,固态电解质比例为0-20%,助剂比例为0-20%;所述有机聚合物层厚度为1-5u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锂镧钛氧,锂镧锆钽氧,锂镧锆氧,锂磷氧氮,以及Li3PS4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有机聚合物材料设为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包括一种或多种构成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助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增塑剂和锂盐,所述锂盐包括LiTFSI和LiFSI。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S1,首先使用多层共挤成膜设备,将多层膜结构层中不同层所需要的原材料,加入到多层共挤成膜设备的不同螺杆挤出机中;
S2,熔融分散后,通过螺杆挤出机的模头挤出,同时在冷却辊上压延冷却,得到所述固态电解质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