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薄型柔性材料的机械臂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1843.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澜;卢俊杰;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柔性材料 加工装置 机械臂 张紧框 机械臂系统 夹具 支架 加工 可拆卸连接 打孔电机 三尖 张紧 底座 转动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薄型柔性材料的机械臂系统及方法,该机械臂系统包括机械臂、加工装置、夹具、张紧框和支架,其中:机械臂设置于底座上;加工装置由三尖钻和用于带动三件钻转动的打孔电机组成;夹具设置于机械臂的末端,用于加工装置与机械臂的连接;张紧框设置于加工装置的活动范围内,用于薄型柔性材料的固定及张紧;支架与张紧框可拆卸连接,用于支撑张紧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于对薄型柔性材料的精准加工,不仅设计巧妙,且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型柔性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薄型柔性材料的机械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械手领域,机械臂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加工材料的不同会导致加工精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当机械臂对硬材料进行加工时,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材料的高精度加工。目前,现有的机械臂系统大都也是针对硬质材料的加工而设计的,将其直接用于对薄型软材料(例如金属软薄片、布料、塑料片或纸张等)进行加工时,不仅达不到所需要的精度,而且加工出来的也往往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工薄型柔性材料的机械臂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薄型柔性材料的机械臂系统,包括:
机械臂,
加工装置,由三尖钻和用于带动三件钻转动的打孔电机组成,
夹具,设置于机械臂的末端,用于加工装置与机械臂的连接,
张紧框,设置于加工装置的活动范围内,用于薄型柔性材料的固定及张紧,
支架,与张紧框可拆卸连接,用于支撑张紧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三尖钻包括顺次设置的柄部和工作部分,所述的柄部用于与打孔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工作部分的末端为切削部,具有三个处于同一直线的平滑连接的切削刃,三个切削刃的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三个切削刃分别为用于固定薄型柔性材料的中间刀刃和对称设置于中间刀刃)两侧的两个工作刀刃。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三个切削刀刃间均设有弧角。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间刀刃呈锥形、圆台形、圆柱形或长方体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间刀刃呈锥形,锥度为5: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工作刀刃的外侧面与工作部分的外侧面齐平。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工作刀刃的端部呈尖锐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具为哈夫式夹具,与打孔电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张紧框包括:
矩形外框,
压紧机构,由分别位于矩形外框两个相对边内侧的两个压紧板组成,用于夹紧薄型柔性材料的两个相对的边,
张紧机构,由设置于与压紧板对应的矩形外框上并作用于压紧板的两个张紧螺栓组构成,用于带动压紧板运动,将薄型柔性材料张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矩形外框由四个呈矩形排列的型材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形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压紧上板和压紧下板,且张紧螺栓组作用于压紧下板上,所述的压紧下板上设有多个螺孔,压紧上板上设有与各螺孔对应的通孔,螺孔和通孔中穿设有压紧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桥学院,未经上海建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