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动力电池检测方法及动力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1913.9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宋音;王之洋;张国兴;邓小嘉;龚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G01R31/389;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11482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宝库;马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检测 导电性能 检测系统 形变 传感器 感测 耦接 挤压 体内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内;传感器,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耦接,以感测该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随其形变而变。该动力电池在受挤压时能被检测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相关的技术,更为具体地,涉及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如碰撞或挤压发生时使动力电池包受损,很可能导致电池包燃烧甚至爆炸。这就有必要检测碰撞或挤压发生时的电池包受损情况。常规的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发生严重碰撞时,通过整车碰撞传感器探测碰撞,进而追溯电池包受损程度;另一种是监测电池系统监控信号的异常,这是因为碰撞造成电池包受损通常会引起电池系统监控信号异常。
目前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事故可能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获知电池包受损。例如,新能源汽车受到轻微碰撞或挤压,车辆底部轻微托底的情况下,因为这种情况下,整车碰撞传感器通常无法探测到碰撞信号,同时,由于电池包受挤压程度非常轻微,电池系统监控信号也不会出现明显异常,这类碰撞或挤压难以被及时发现。这样就很可能遗漏电池系统的情况,致使存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且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及时检测电池包受到碰撞或挤压,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其受挤压时以及受挤压情况是可检测的。该动力电池包括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内;传感器,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耦接,以感测该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随其形变而变。
根据一些示例,该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条状。进一步,该检测单元的检测体为电阻应变片,该电阻应变片例如由康铜丝或镍铬丝制成。
根据一些示例,该检测单元沿所述动力电池的不同方向设置,例如沿所述动力电池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所述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之间的方向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其构造为能够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内;传感器,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耦接,以感测该检测单元导电性能;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随其形变而变。
本申请还提供动力电池检测方法,其包括在动力电池壳体内设置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随其形变而变;设置感测该检测单元导电性能变化的传感器;依据所述传感器的感测信号确定动力电池受挤压和/或漏液情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示例的动力电池或采用如上示例的动力电池检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动力电池,借由检测单元可以检测到动力电池受挤压的情况,从
而为确认动力电池的性能、寿命、及安全程度提供数据支持。
本申请提供如下多种动力电池:
方案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电池包括:
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内;
传感器,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耦接,以感测该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导电性能随其形变而变。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体被构造为条状。
方案3.如方案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单元的检测体为电阻应变片。
方案4.如方案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片由康铜丝或镍铬丝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