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技术培育软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2339.9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彭日荷;姚泉洪;田永生;高建杰;许晶;付晓燕;李振军;韩红娟;王波;王丽娟;张福建;黄悠楠;张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82;C12N9/22;C12N15/55;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录激活因子 核酸酶 效应物 两段 合成酶 农杆菌介导转化 基因序列分析 植物表达载体 靶位点序列 核苷酸序列 基因组DNA 表达单元 表达载体 水稻淀粉 链淀粉 效应子 靶向 稻米 构建 培育 串联 筛选 水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技术培育软米的方法。具体过程是:通过基因序列分析,从水稻淀粉合成酶GBSSI基因组DNA中筛选两段专一核苷酸序列,分别构建两段靶位点序列的转录激活因子效应子识别模块,并与FokI II核酸酶表达单元串联。获得靶向GBSSI基因TALEN的植物表达载体SFokIAB[TN12ab],然后将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水稻中。利用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从而获得优质的软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技术,定向剪切水稻淀粉合成酶GBSSI基因,培育出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
背景技术
淀粉最稻米中主要成分,由支链淀粉(70%-80%)和直链淀粉( 20%-30%) 组成。淀粉分子以淀粉颗粒的形式存在于大米中,其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多边形,稻米的淀粉粒直径在3-10μm 之间。高等植物淀粉的合成是在质体中进行的,淀粉的形成是通过高分子量的聚合体结晶而完成的,高分子量的聚合体包括无定形淀粉分子、蛋白质以及脂类物质。淀粉合成的整个过程主要由四大酶类协同完成,包括ADP(二磷酸腺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
淀粉合成酶是以ADPG为葡萄糖供体,对葡萄糖聚合体通过糖基转移而催化α-1,4糖苷键延长作用的酶。根据水溶性的不同,淀粉合成酶分为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前者的功能是合成直链淀粉,而后者的功能则是合成支链淀粉。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由蜡质基因(Waxy,Wx) 编码,包裹于淀粉粒中。水稻GBSS由两个基因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