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519.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富;周晓洁;刘晶晶;王金亭;朱端祥;蔡衡;汪亚楠;郭丰泽;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D19/08 | 分类号: | F02D19/08;F02M31/16;F02M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郭佳寅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低 切换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和系统复位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S2: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所述S1;
S3:在所述第一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S4: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运行;
S5: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二切换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4;
S6:在所述第二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S7: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其中,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粘度边界控制步骤,在步骤S1至S6中任意阶段的所述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执行所述粘度边界控制步骤: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冷却燃油;或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大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并且
所述粘度边界控制步骤具有最高优先级;
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复位步骤,在步骤S1至S6中任意阶段按下所述系统复位按钮,则开始执行所述复位步骤:根据使用者指令转到所述S1;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个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另一个为低硫油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在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3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加热状态;
S3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3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加热状态转换为冷却状态,若是,转到S34;若否,返回所述S32;
S3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冷却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3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6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冷却状态;
S6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6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冷却状态转换为加热状态,若是,转到S64;若否,返回所述S62;
S6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加热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6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进机粘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2cSt~20cSt,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小于或等于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上海齐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5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妇科疾病的刮宫装置用辅助机构
- 下一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