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监测的空调室外机防雪沉积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3093.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斌;麦享世;胡耀聪;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61;F24F11/70;F24F110/1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空调 室外 机防雪 沉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括用于监测室外机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外机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以及设于冷媒管路的中部或出口位置且用于监测室外机的冷媒温度的冷媒检测单元;在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进入停机状态后,启动温度检测单元对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T0以及启动冷媒检测单元对冷凝器出口位置的冷媒温度T1进行实时监测,其中,基于实时监测的环境温度T0以及实时监测的冷媒温度T1,以动态启用或关闭防雪沉积处理,有效地降低积雪对空调系统下一次开机运行的影响,保证了下次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了室外机压缩机回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监测的空调室外机防雪沉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室外,冬天下雪天的时候,如果室内机关机后室外机停机不工作,雪会掉在室外机的换热器上,室外机在下次开启启动时,由于室外机换热器上沉积了大量的雪,一般会导致制热效果不好,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启动或者运行过程中回液态冷媒而烧毁压缩机。
通常的做法,有些室外机换热器外部会安装防雪罩防止雪沉积在室外机的换热器上,但是安装了防雪罩,一方面需要增加安装成本,另外一方面也会增加室外机的风阻,降低室外机的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监测的空调室外机防雪沉积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监测的空调室外机防雪沉积的控制方法,包括用于监测室外机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外机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以及设于冷媒管路的中部或出口位置且用于监测室外机的冷媒温度的冷媒检测单元;在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进入停机状态后,启动温度检测单元对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T0以及启动冷媒检测单元对冷凝器出口位置的冷媒温度T1进行实时监测,其中,基于实时监测的环境温度T0以及实时监测的冷媒温度T1,以动态启用或关闭防雪沉积处理,具体包括有以下情况:
Q1.当环境温度T0高于预设定的第一环境温度值时,关闭防雪沉积处理;
Q2.当环境温度T0介于预设定的第一环境温度值与第二环境温度值之间时,启动一级防雪沉积处理;
Q3.当环境温度T0低于预设定的第二环境温度值时,启动二级防雪沉积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高于第二环境温度值;
在所述一级防雪沉积处理的状态下,当冷媒温度T1高于预设定的第一冷媒温度值时,关闭防雪沉积处理;当冷媒温度T1介于预设定的第一冷媒温度值与第二冷媒温度值之间时,每间隔预设定的第一间隔时间段开启室外机的风机保持额定转向运行预定的第一运行时间段;当冷媒温度T1低于预设定的第二冷媒温度值时,每间隔预设定的第二间隔时间段开启室外机的风机保持额定转向运行预定的第一运行时间段;
在所述二级防雪沉积处理的状态,当冷媒温度T1高于预设的第三冷媒温度值时,每间隔预设定的第三间隔时间段开启室外机的风机保持额定转向运行预定的第二运行时间段;当冷媒温度T1低于预设的第三冷媒温度值时,每间隔预设定的第四间隔时间段开启室外机的风机保持额定转向运行预定的第二运行时间段;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时间段、第二间隔时间段、第三间隔时间段和第四间隔时间段的数值依次递减。
进一步,在一级防雪沉积处理或二级防雪沉积处理的状态过程中,一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启动时,则立即关闭一级防雪沉积处理或二级防雪沉积处理,进入常规运行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为4~5℃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
进一步,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为-1~0℃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媒温度值为4~5℃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所述第二冷媒温度值为0~1℃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3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