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菌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3517.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豪宏;徐敏;刘修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409 | 分类号: | C12P7/6409;C12N1/21;C12N1/15;C12N1/19;C12N15/31;C12N15/29;C12N15/53;C12R1/15;C12R1/645;C12R1/72;C12R1/84;C12R1/865;C12R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生产 二元酸 菌株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血红蛋白基因在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为将所述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出发菌株中构建长链二元酸的生产菌株;
所述出发菌株为假丝酵母;
所述血红蛋白基因是来源于透明颤菌(Vitreoscilla)的血红蛋白vgb基因或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的血红蛋白lhb基因。
2.一种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菌株具有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的血红蛋白的活性,所述提高的血红蛋白的活性通过增加所述出发菌株中血红蛋白基因的拷贝数实现;
所述血红蛋白基因是来源于透明颤菌(Vitreoscilla)的血红蛋白vgb基因或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的血红蛋白lhb基因;
所述出发菌株为假丝酵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还具有与出发菌株相比降低的乙酰辅酶A氧化酶的活性,所述降低的乙酰辅酶A氧化酶的活性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
(1)失活所述出发菌株的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
(2)将所述出发菌株中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调控元件替换为低活性的调控元件;
(3)采用血红蛋白基因替换所述出发菌株的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以一个拷贝的血红蛋白基因替换所述出发菌株的一个拷贝的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菌株为能够将包括长链烷烃、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饱和脂肪酸酯、直链饱和脂肪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底物转化为长链二元酸的假丝酵母。
6.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含有所述血红蛋白基因的重组DNA片段或载体,将所述重组DNA片段或载体导入所述出发菌株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红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49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含有所述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或所述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的重组DNA片段或载体;将所述重组DNA片段或载体导入所述出发菌株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为POX2、POX4和POX5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11.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菌株或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生产菌株在生产长链二元酸中的应用。
12.一种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血红蛋白基因替换所述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的基因组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的步骤,
利用所述改造方法得到的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的发酵产物中杂酸含量相对于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未被血红蛋白基因替换的生产菌株显著降低;
所述血红蛋白基因是来源于透明颤菌(Vitreoscilla)的血红蛋白vgb基因或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的血红蛋白lhb基因;
所述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为假丝酵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为POX2、POX4和POX5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35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下一篇: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