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石墨提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4507.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莲;赵智豪;程月;俞哲;李金懋;陈前赫;张文斌;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215 | 分类号: | C01B32/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等离子体 活化 石墨 提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石墨提纯装置,解决了石墨酸碱法提纯中酸碱和水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该发明包括进料系统、等离子体活化系统、碱酸纯化系统和储罐;进料系统与等离子体活化系统相连,等离子体活化系统与碱酸纯化系统相连,储罐连接在碱酸纯化系统末端设备上;等离子体活化系统包括变频电机、螺旋进料器、高压电源、加热筒、加热电阻、接地电极筒、绝缘筒、内筒、第一出料阀、螺旋进料器进口、放电筒。该发明结构简单,特别是等离子体活化系统的设计,减少酸碱法提纯石墨的成本,降低酸、碱和水的用量,操作便捷,同常规的酸碱法提纯系统相比,具有节能性好,质量提升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石墨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材料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在一些特殊行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光伏太阳能、核能原子能、汽车工业、航天技术等,但这些行业使用的必须是碳含量在 99.9%以上甚至需要 99.99%以上的高纯度石墨。一般石墨产品的纯度无法满足高纯石墨行业的要求,因而,高纯石墨材料的开发、生产已成为目前炭素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石墨材料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开发出一种生产高纯石墨材料的优良工艺配方,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材料开发者们研究的热点。
石墨提纯的方法有浮选提纯、酸碱法提纯、氢氟酸法提纯、氧化焙烧法提纯、高温提纯法等,其中酸碱法提纯具有一次性投资少、产品品位较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氢氧化钠高温熔融法,这种工艺虽然较先进,但也存在能耗消耗大,反应时间长、石墨流失量大、耗碱量大以及废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从酸碱法的设备上看,酸碱法的煅烧过程还容易发生因物料粘稠不易搅拌,造成搅拌不均匀、搅拌器损坏、纯度下降等问题。
高温法最大的优点是产品的含碳量极高,缺点是需要设计建造高温炉,设备昂贵,一次性投资多,能耗大,高额的电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在通用的行业领域内,不能满足行业对高纯石墨的需求,只能满足高精尖行业少量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改进、提高工艺手段和设备以获得更高纯度的石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石墨提纯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所述的一种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石墨提纯装置,包括进料系统、等离子体活化系统、碱酸纯化系统和储罐。
进料系统与等离子体活化系统相连,等离子体活化系统与碱酸纯化系统相连,储罐连接在碱酸纯化系统末端设备上。
进料系统包括装料阀、进料仓,装料阀安装在进料仓上端。
等离子体活化系统包括变频电机、螺旋进料器、高压电源、加热筒、加热电阻、接地电极筒、绝缘筒、内筒、第一出料阀、螺旋进料器进口、放电筒。
螺旋进料器包括绝缘杆、连接环、高压环、导电杆、螺旋杆。螺旋进料器的绝缘杆和导电杆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绝缘杆一端连接在变频电机上,通过变频电机的转动带动绝缘杆转动。导电杆为棒状金属杆,螺旋杆为螺旋状金属杆,导电杆与螺旋杆相连;高压环呈环状,套在导电杆上,并与导电杆活动连接,高压环与高压电源相连。
绝缘筒连接在进料仓的下端,绝缘筒不导电,在其一面设置螺旋进料器进口,另一面连接放电筒。放电筒为导电的金属圆筒,外面是环形的金属加热筒,套在放电筒外壁上,与放电筒有0.1-1mm的间隙,加热筒里面设置加热电阻;在放电筒壁上设置环形接地电极筒,接地电极筒直接接地;在放电筒内侧,设置圆形内筒;第一出料阀连接在放电筒下面。
进一步地,内筒为α-Al2O3或α-石英筒。
碱酸纯化系统包括碱溶罐、碱液入口、第二出料阀、第一水洗罐、第一水洗罐入口、第三出料阀、酸解罐、酸入口、第二水洗罐、第二水洗罐入口、卸料阀、储罐、第四出料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