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插钎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4966.6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恺晨;刘建生;黄世晨;龚文武;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厚控制 插钎装置 控制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固定螺母 螺纹孔 通孔 操作手柄 上下滑动 垂直穿过 从上至下 有效控制 可拆卸 可重复 控制件 沿板 轴向 匹配 相通 穿过 延伸 制作 | ||
1.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插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操作手柄(1)、控制杆(2)、板厚控制件(3)和固定螺母(4),所述控制杆(2)的底端为杆尖部(11),所述杆尖部(11)设为倒圆锥形结构,在所述控制杆(2)的表面从底端的杆尖部(11)位置处向上沿其顶端方向标注有用于测量的尺寸刻度(12),所述操作手柄(1)设置于所述控制杆(2)的顶端,在所述板厚控制件(3)中沿其轴向设有能供所述控制杆(2)上下滑动的通孔;所述控制杆(2)通过杆尖部(11)从上至下垂直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板厚控制件(3)的下方;在所述板厚控制件(3)中还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母(4)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相通,所述控制杆(2)沿板厚控制件(3)上下滑动过程中,通过固定螺母(4)穿过螺纹孔可拆卸地固定于板厚控制件(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插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厚控制件(3)包括有测量压板(31)和支撑套管(32),所述支撑套管(32)呈垂直状态设置于所述测量压板(31)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通孔沿支撑套管(32)的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贯通所述支撑套管(32)和测量压板(31);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支撑套管(32)中,并与通孔之间呈垂直状态设置。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插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绑扎好楼板底模板(5)中用于混凝土楼板浇筑用的钢筋后,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完成初凝前,采用上述插钎装置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将控制杆(2)通过其杆尖部(11)穿过板厚控制件(3)中的通孔,使杆尖部(11)的前端位于楼板底模板(5)上,根据楼板厚度的设计要求,利用控制杆(2)中的尺寸刻度(12),调节板厚控制件(3)的高度,使控制杆(2)与楼板底模板(5)之间呈垂直状态,从而使板厚控制件(3)中的测量压板(31)下表面与楼板底模板(5)上表面平行,然后通过固定螺母(4)将控制杆(2)固定于板厚控制件(3)中,此时,测量压板(31)下表面到楼板底模板(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即等于所要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施工面进行大面积找平时,采用上述插钎装置检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将控制杆(2)的杆尖部(11)插入到楼板底模板(5)中,在楼板底模板(5)中浇筑混凝土,直至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与板厚控制件(3)中测量压板(31)下表面平齐,这样即可确定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则已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待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达到板厚控制件(3)与楼板底模板(5)之间的高度后,取出插钎装置即可,在取出插钎装置处,因控制杆(2)所形成的洞口要及时封堵修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9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