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5042.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明;关宏志;宫本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48 | 分类号: | G01D5/48;G01D11/00;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王建男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探测器 防护 结构 | ||
1.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用于对探测器组件形成防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包括
导向机构,其安装在探测器组件的两侧;
防护板组件,其连接在导向机构的连接端,防护板组件至少覆盖探测器组件的正面检测面,防护板组件在受到外侧触碰时通过导向机构导向向导向方向退位;
弹性复位组件,其包括弹性件以及安装在弹性件两端的连接件,两端所述的连接件分别安装在防护板的内侧和探测器组件上,该弹性复位组件用于在防护板外部触碰撤销时推动防护板组件复位;
微动开关,其检测端连接防护板组件的内侧,并在防护板组件退位时触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组件包括前防护板和下防护板,且前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组合形成横截面为“L”形的防护板,所述前防护板覆盖探测器组件的前方,下防护板覆盖探测器组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护板与探测器组件检测窗口相对的位置为镂空区域,该镂空区域覆盖碳纤维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包括用于检测防护板组件向后退位的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用于检测防护板组件向上退位的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检测端抵接在前防护板内侧,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检测端抵接在下防护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弹簧和两个支撑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撑座中,两个支撑座分别安装在探测器组件顶部以及防护板组件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有两个,且两个弹性复位组件分列在探测器组件顶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平板探测器、后壳体、前壳体和铅防护罩,其中后壳体和前壳体分别覆盖在平板探测器的后方和前方,前壳体与平板探测器探测检测窗口相对的位置镂空,所述铅防护罩位于前壳体和平板探测器之间并避开平板探测器探测检测窗口,该铅防护罩用于减弱辐射对平板探测器产生的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撑板、连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在防护板组件背面,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探测器组件侧面,所述连杆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支撑板和连接座,且连杆由第一端到第二端斜上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探测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单侧的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组连杆和连接座,且两组连杆和连接座垂向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50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