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7104.9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邵健尧;董章群;肖宇;汪伟;杜柏松;郑宜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L53/30;B60L53/60;B60L53/6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电池充电 充电 充电基站 更换电池 电池 网点 车辆充电 充电程序 充电方式 充电系统 网点分布 支付方式 运输 停放 占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充电方式;S2:充电网点分布方式;S3:充电系统;S4:充电程序;S5:支付方式。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更换电池包;解决了占用较大的空间长时间进行停放车辆充电的问题;换下来的电池无需送回专门的充电工厂;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就能充电,让驾驶员随时可以更换电池,降低了运输电池造成浪费和运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都是在指定的充电桩或有线电缆来完成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困难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充电车位被占用、充电不方便、充电时间过长等问题,汽车充电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停放,增加了场地费用。
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间长,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导致电动汽车无法进行长途使用,极大的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充电过度(或充电不足)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根据现有技术的创造,其他的电池的需要送往专门的充电工厂来充电,增加了运输电池造成浪费,运输过程中增加了风险和使用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更换电池包;解决了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停放车辆和充电的时长;换下来的电池无需送回专门的充电工厂;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就能充电,让驾驶员随时可以更换电池,降低了运输电池造成浪费和运输的风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充电方式,设置统一模块化电池包作为充电方式;
S2:充电网点分布方式,通过区域分布充电网点,将更换下来的电池在网点直接充电;
S3:充电系统,在充电口处安装有功率传感器,对所充电量进行精确计算和监控;
S4:充电程序,充电程序与各个充电点或服务区进行联网,充电点设置有电量显示装置,为驾驶员提供所需要到达下一个服务区或充电点的电量数据;
S5:支付方式,驾驶员来更换电池包时可以直接进入支付界面支付所需要的费用,并且可通过支付卡等进行支付,支付金额以新更换电池包实际电量减去更换掉的电池包剩余电量为准,实现避免剩余电量过多,而更换新电池包却需要支付满额电池电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模块化电池为统一的电池箱,电动汽车电量较低时,需要去就近的充电网点进行换取充电电池包,换下来的电池包直接在该网点的电池柜里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电池柜的两侧设置有滑轨,通过检测将充满电的电池从滑轨送出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在充电网点进行充电和维护保养。
优选的,所述充电设备可对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反馈,电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池包电量饱和时,自动断电,停止对电池包充电,并且服务网点会提示驾驶员到达下一个充电网点或服务区所需要的电量,以提供驾驶员对汽车现有电量与所需电量进行参考,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行程所需电量来选择需要更换的电池包数量。
优选的,所述支付界面启动后,驾驶员将IC卡放入电池柜,会出现支付界面,使驾驶员自主选择支付信息,确认信息后点击确认完成支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更换电池包;解决了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停放车辆和充电的时长;换下来的电池无需送回专门的充电工厂;在充电基站或(网点)就能充电,让驾驶员随时可以更换电池,降低了运输电池造成浪费和运输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7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