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味子甲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7202.2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映前;燕银芳;孙钰;杨程杰;刘华;王仁轩;赵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5/02 | 分类号: | A01N45/02;A01N43/3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菌核病菌 五味子甲素 番茄灰霉病菌 棉花枯萎病菌 水稻纹枯病菌 天然药物化学 小麦赤霉病菌 辣椒疫霉菌 立枯丝核菌 农用杀菌剂 稻瘟病菌 蔓枯病菌 类似物 玉米叶 可用 制备 病害 西瓜 防治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五味子甲素及类似物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尤其是五味子甲素对油菜菌核病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农用杀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五味子甲素及其类似物的新用途,具 体涉及其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 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 霉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是作物栽培过程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大的病害之一,根据联合国粮 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因病害常年损失在10%以上。我国是粮食 生产大国,小麦和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存在多种病害。另外,油 菜、番茄、棉花、马铃薯、玉米、西瓜、辣椒等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也存在不 同程度的病害。长期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仍是防治上述病害最重要也是最有效 的方式。但是,由于不加节制地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造成了防治效果差、药物残 留、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不仅引起作物产量的减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味子甲素(Schisandrin A)、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五味子醇甲(Schisandrin)均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中的 主要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五味子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延缓衰老、 抗肿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此外还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研究表 明:五味子水煎剂对粪肠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另发现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 道致病菌及绿脓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其MIC为6.25~10.00mg/mL。此外,也有 研究表明五味子甲素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有关五味子甲素及其类 似物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发明以五味子甲素及 其类似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杀菌活性筛选评价,发现五味子甲素对玉米叶点 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的 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较强。同时,五味子甲素作为先导化 合物创制新型杀菌剂,具备天然源农药的优点,故可作为防治重要农作物病害的 杀菌剂来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农业生产提供天然源杀菌剂。 五味子甲素及其类似物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 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 病菌、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一种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 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 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的药物,其中含有 治疗有效剂量的(W1)~(W3)化合物,如结构式Ⅰ所示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五味子甲素及其类似物作为新型农用杀菌剂,具有以下优势:
1)杀菌谱广。本发明的五味子甲素及其类似物对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 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 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等多种常见植物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杀菌活性高。特别是对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病害,其EC50能达到16.9859 μg/mL,可作为新的杀菌先导进行生物合理性设计与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7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