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8055.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洲;孙鸿飞;余灵超;潘启明;时洪玲;曹珍;张政;张雪珍;姚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133;H01M4/1393;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许青华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充电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上涂布有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第一人造石墨和第二人造石墨;所述第一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6-8μm,所述第二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10-12μm;所述第一人造石墨和第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70-73):(21-25);所述负极浆料的涂布面密度为160-170g/m2,所述负极浆料的压实密度为1-2g/cm3;
所述负极浆料还包括导电剂、增稠剂、和粘结剂;
所述负极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材料:70-73份第一人造石墨,21-25份第二人造石墨,1-2份导电剂,1-2份增稠剂,3-4份粘结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7μm,所述第二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11μm;所述第一人造石墨和第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71:23;所述负极浆料的涂布面密度为163g/m2,所述负极浆料的压实密度为1.5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超导炭黑;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粘结剂为丁苯橡胶乳液。
4.一种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70-75份去离子水和1-2份增稠剂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至增稠剂充分溶解,真空除气泡,制得胶液,待用;
S2. 将70-73份第一人造石墨,21-25份第二人造石墨,和1-2份导电剂搅拌均匀,得到粉料;所述第一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6-8μm,所述第二人造石墨的粒径 D50为10-12μm;
S3.向上述粉料中加入步骤S1所制得的胶液总质量的20%,搅拌至粉料分散为颗粒状物;
S4.向步骤S3制得的浆料中加入步骤S1所制得的胶液总质量的50%,搅拌至颗粒状物互相捏合;
S5.向步骤S4制得的浆料中加入步骤S1所制得的胶液总质量的30%,搅拌;
S6.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2000-4500cp,最后加入3-4份粘结剂,搅拌,真空除气泡,经150-200目的筛网过筛出料,得到负极浆料;
S7. 将制得的负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经烘干、辊压后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中,所述负极浆料的涂布面密度为160-170g/m2;压实密度为1-2g/cm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使用行星式搅拌机搅拌,且搅拌的公转速度为35rpm,搅拌时间为150 min;步骤S2中,使用行星式搅拌机搅拌,且搅拌的公转速度为20rpm,自转速度为2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搅拌的公转速度为20rpm,自转速度为5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步骤S4中,搅拌的公转速度为40rpm,自转速度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120min;步骤S5中,搅拌的公转速度为30rpm,自转速度为2000rpm,搅拌时间为90min;步骤S6中,搅拌的公转速度为30rpm,自转速度为8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厚度为8-12μm的铜箔;步骤S7中烘干温度为60-10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除气泡的参数为:在真空度小于-0.08 Mpa下除气泡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80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