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8820.9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戴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秀珍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苗 代森锰锌 黑腐病 培养土 水稀释 育苗盘 真菌性 硫磺 药水 稻草 喷洒 防病 腐烂 预防 培育 有效防治 幼苗移栽 植株 重量份 呋喃丹 生长点 出圃 腐熟 混水 鸡粪 扦插 株型 浇灌 摘取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摘取带有生长点的幼苗,扦插入装有培育土的育苗盘中,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培育时间为35天,在此期间将腐熟的鸡粪混水对幼苗进行浇灌;将育苗盘中的幼苗移栽至盆中的培养土进行培育,培养土中混有呋喃丹,待植株长至6cm,株型饱满时出圃;在此期间加大盆中湿度,同时按重量份数计,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能预防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能有效防治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提升生长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肉植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大力宣传以及多肉植物本身养护起点低、具有相对明显而稳定的外形、色彩绚丽多姿、品种繁多等诸多特点,多肉植物在较短时间内被大众熟知、喜爱,继而开始风靡全国。
由于没有成熟的规模化种植技术,目前多肉植物容易产生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影响多肉植物生长,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多肉植物容易产生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影响多肉植物生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摘取带有生长点的幼苗,扦插入装有培育土的育苗盘中,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培育时间为35天,在此期间将腐熟的鸡粪混水对幼苗进行浇灌;
b、将育苗盘中的幼苗移栽至盆中的培养土进行培育,培养土中混有呋喃丹,待植株长至6cm,株型饱满时出圃;在此期间加大盆中湿度,同时按重量份数计,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能预防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能有效防治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提升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多肉植物防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摘取带有生长点的幼苗,扦插入装有培育土的育苗盘中,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培育时间为35天,在此期间将腐熟的鸡粪混水对幼苗进行浇灌;
b、将育苗盘中的幼苗移栽至盆中的培养土进行培育,培养土中混有呋喃丹,待植株长至6cm,株型饱满时出圃;在此期间加大盆中湿度,同时按重量份数计,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苯来特为1-正丁胺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本发明在幼苗旁边覆上硫磺,并盖上稻草,能预防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用12份苯来特和3份代森锰锌混合进行1000倍水稀释,得预防药水对幼苗进行喷洒,能有效防治真菌性腐烂和黑腐病,提升生长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秀珍,未经戴秀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8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适生月季的管理养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肉植物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