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213.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矫远波;刘开雨;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90;G01C5/00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丽莎;张颖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链路 相位抖动 调频信号 判断结果 单机 可调衰减器 数据形成 问题定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收发链路对应的第一相位历程;所述第一收发链路是由调频信号源、可调衰减器和数据形成器连接组成的;判断所述第一相位历程是否存在相位抖动,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利用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是否为故障单机。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定位导致S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的故障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微波遥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 Rad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双基星载SAR是一种采用编队卫星形成基线并通过干涉处理来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技术。双星单独或编队重复飞行,利用三轨法获取地表形变。具体地,如图1所示,卫星多次航过同一目标区域,长时间内对同一目标区域进行多次观测,利用所获得的SAR复图像序列中包含的相位信息,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获取在观测时间内发生的地表精确形变信息。干涉成像处理具有对相位信息敏感的特点,并需要雷达发射信号具有良好的相位稳定度。
SAR收发链路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调频信号源输出的线性调频信号经预功率放大器和可调衰减器调整功率后输入至微波组合,微波组合将输入的信号通过雷达接收机输出至数据形成器,数据形成器将输入的微波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即雷达数据;对雷达数据进行数字脉冲压缩处理,进一步得到收发链路的相位历程。
雷达的总体设计使得SAR收发链路中的各个单机均需符合相位稳定度要求,在各个单机设备的调试、测试和验收测试过程中,如图3所示,可以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收发链路中调频信号源、预功率放大器的发射相位以及雷达接收机的接收相位,得到工作频带内的相位非线性、相位稳定度指标;收发链路中的微波组合为无源单机,其内部电路对相位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本申请的单机调试、测试和验收测试阶段,对各单机的相位特性进行了指标测试,实测相位稳定度指标合格(即满足SAR干涉成像的需求),均在0.2°以内。但在收发链路的集成测试阶段,收发链路的相位历程存在抖动问题,相位稳定度指标恶化为2°,不满足SAR干涉成像的需求。
并且,相关技术中收发链路的集成测试方法不能对引起相位历程抖动问题的故障单机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AR收发链路相位抖动问题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收发链路对应的第一相位历程;所述第一收发链路是由调频信号源、可调衰减器和数据形成器连接组成的;
判断所述第一相位历程是否存在相位抖动,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利用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是否为故障单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是否为故障单机,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相位历程存在相位抖动时,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为故障单机;
或者,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相位历程未存在相位抖动时,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不是故障单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调频信号源不是故障单机时,获取所述第二收发链路对应的第二相位历程;所述第二收发链路是在所述第一收发链路中连接第一单机后组成的;所述第一单机为以下之一:雷达接收机、微波组合、预功率放大器;
判断所述第二相位历程是否存在相位抖动,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利用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机是否为故障单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