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313.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汇芯联(厦门)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35227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圳添<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模数转换器 放大信号 混频信号 软件解调 数字信号 软件无线电技术 单元提供时钟 宽带低噪声 移位寄存器 放大单元 频率变换 时钟单元 物理实现 信号解调 混频器 放大 转化 | ||
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包括:宽带低噪声放大单元,用于接入输入信号以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形成放大信号;分数混频器,用于将所述放大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形成混频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混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DSP及软件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及实现信号解调;时钟单元,用于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并用于为所述模数转换器和所述DSP及软件解调单元提供时钟。所述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用于物理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背景技术
广播通信系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手机、电视、电话、WiFi和蓝牙等等。这些通信系统通常依靠硬件实现,例如手机的收发机用于手机通信,WiFi的收发机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硬件实现的通信系统无法支持多个通信协议,也无法在不同的通信协议之间切换。例如,手机收发机无法直接支持WiFi或者蓝牙的通信。与此相对的是电脑,在硬件中央处理器(CPU)不变的情况下,电脑通过下载不同的软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于是软件无线电这个概念被提了出来:是否可以使用同一套通信收发机,更新收发机的软件后,就可以完成不同系统的通信。软件无线电被视为通信技术的一项革命,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这项技术。但是目前为止,在功能、性能、功耗等方面,现有软件无线电技术无法突破物理极限。比如最早提出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使用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直接采样和发送射频信号。但是这样的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带宽过大,无法用现代的微电子工艺实现,只能处于理想模型中。因此,传统的通信收发机的硬件,目前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业界需要可以物理实现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以达到可以物理实现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包括:宽带低噪声放大单元,用于接入输入信号以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形成放大信号;分数混频器,用于将所述放大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形成混频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混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及软件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及实现信号解调;时钟单元,用于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并用于为所述模数转换器和所述DSP及软件解调单元提供时钟。
可选的,所述软件无线电接收机还包括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用于为所述分数混频器提供采样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宽带低噪声放大单元包括:信号低噪声放大器;反馈放大器,所述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反馈电阻的一端,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构成环路。
可选的,所述信号低噪声放大器为级联放大器,所述信号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为单端输入;所述反馈放大器包括一级级联放大器和二级级联放大器;所述反馈放大器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所述一级级联放大器包括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为宽带阻性器件;所述二级级联放大器包括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为宽带阻性器件。
可选的,所述一级级联放大器的共源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或者,所述二级级联放大器的共源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或者,所述一级级联放大器的共源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并且所述二级级联放大器的共源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
可选的,所述反馈放大器与所述反馈电阻之间还具有反馈电容;所述一级级联放大器和所述二级级联放大器之间直接连接,或者所述一级级联放大器和所述二级级联放大器之间通过电容耦合。
可选的,所述时钟单元包括晶振、射频锁相环和数字锁相环;或者,所述时钟单元包括电感-电容数字控制振荡器、振荡器控制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汇芯联(厦门)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智汇芯联(厦门)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