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便捷去除水相溶液中内毒素的清除剂及其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485.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唐莹莹;杨小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7K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毒素 清除剂 制备 介孔二氧化硅 生物技术领域 表面固定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特异性强 多肽 去除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水相溶液中内毒素的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清除剂由表面固定有内毒素高亲和多肽(P16)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P‑P16)组成。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清除效果好,无生物毒性,安全性好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水相溶液中内毒素的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结构物,为外源性致热源,当菌体裂解或人为破化其细胞壁后被释放出来。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LPS),包括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抗原,其中类脂A是LPS毒性活性中心。内毒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血管内凝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内毒素稳定且抗原性弱,只有在160℃以上加热2-4小时,或者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条件下煮沸30分钟,内毒素的生物活性才能被破坏。与外毒素不同,内毒素在生物体内虽然能够被识别产生相应抗体,但是无中和作用,无法抵消其毒性,因此清除内毒素在生物研究及实际应用中极为重要。
最常见的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手段有活性炭吸附、萃取、超滤、离子交换色谱等非选择性方法以及亲和色谱法等选择性去除方法。非选择性清除方法在清除内毒素的同时,相关性质的其他组分也被无差别的清除;另外,当内毒素含量较低时,非选择性方法不再适用。选择性方法是通过将与内毒素有亲和作用的配基(如组氨)固定在介质上(柱介质或膜介质),利用配基的生物学特性达到分离的作用,具有去除率高选择性等优势。
内毒素清除剂通常是以大孔树脂、活性炭为载体,经过活化加载配基而得。作为内毒素吸附剂载体的大孔树脂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剧毒、致癌性的氯甲醚和硝基苯,这些试剂的残留存在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除水相溶液中内毒素的清除剂,对内毒素具有较好吸附、清除性能。该清除剂由表面固定有内毒素高亲和多肽(P16)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P-P16)组成,基于氨基化的MSP易于被修饰,在其表面共价交联内毒素高亲和结合肽。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MSP)是一种具有均一孔径、规律孔道、比表面积大及骨架结构稳定的无机纳米材料,其内外表面易于修饰且生物相容性好。MSP可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微波法合成,且调节反应条件可得到2~50nm孔径不同的纳米粒,在催化、吸附分离、化学传感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MSP在药物装载,靶向治疗,生物成像,体外诊断等多个方向发挥作用。
多肽P16来源于鲎抗LPS因子(LALF),是由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阳离子肽段,对LPS中类脂A的磷酸葡糖胺具有高亲和结合作用,其结合活性可与硫酸多粘菌素B(PMB)——一种公认的高亲和力内毒素结合肽相媲美,但PMB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
采用的技术方案:
制备了一种表面共价交联有多肽P16的介孔二氧化硅(MSP-P16)纳米粒子作为内毒素清除剂,通过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其固定到氨基化的MSP表面。其特异性多肽P16序列为:GCKPTFRRLKWKYKCG、CKPTFRRLKWKYKC、GCKPTFRRLKWKYKC、CKPTFRRLKWKYKCG、GCKPTFRRLKWKYKCG中一种以上。
制备所述的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MSP-P16)纳米粒子,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