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端口并行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685.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禹;许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测试 多端口 测试 装置及电子设备 多端口测试 测试设备 触发命令 统计结果 应答报文 发送 接收上位机 测试请求 时间成本 统计条件 网络测试 输出 报文 丢包 节约 申请 统计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端口并行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测试设备接收上位机的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以指示通过测试设备的N个端口对待测设备的N个待测端口进行测试;进而根据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端口向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最终确认N个端口是否满足输出统计条件;若满足,则输出N个待测端口的统计结果;统计结果包含每个端口接收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的测试应答报文的情况。避免了针对每个待测端口的逐一测试,即逐一发送测试应答报文并统计Ping包的接收/丢包结果,从而实现了多端口的并行测试,减少了设备的网络测试时间,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端口并行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是常用的网络测试手段,用于获取测试设备的端口与待测设备的端口之间的网络连接质量。
在待测试端口数较多的场景下,由于测试设备在执行Ping时,一次只能对一个待测端口进行测试,从而存在着测试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端口并行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用于提高多个待测端口的测试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端口并行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通过N个端口与待测设备的N个待测端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位机的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用于指示通过所述N个端口对所述N个待测端口进行测试;
根据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所述端口向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
确认所述N个端口是否满足输出统计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所述N个待测端口的统计结果;所述统计结果包含每个所述端口接收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的测试应答报文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向多个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位机的绑定命令,所述绑定命令包含每个所述端口的标识与对应的待测端口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绑定命令,分别建立所述N个端口的标识与所述N个待测端口的IP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所述端口向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所述端口向该端口的标识对应的IP地址发送所述测试请求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认所述N个待测端口是否满足输出统计条件,包括:
判断每个所述端口的报文发送数量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输出所述N个待测端口的统计结果;
若否,则返回执行根据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所述端口向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端口测试触发命令,分别通过每个所述端口向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测试请求报文之后,还包括:
判断每个所述端口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对应的待测端口发送的测试应答报文;
若是,则记录所述对应的待测端口的统计信息为接收正常;
若否,则记录所述对应的待测端口的统计信息为丢包;
在所述输出所述N个待测端口的统计结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