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9817.9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銮;王志;牛庆生;常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K47/02;A01K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蜂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中西蜂的幼蜂组成小核群,将育王台或处女王送入小核群中,使得蜂王在小核群中产卵、化虫,有效解决了中蜂采用大群培育蜂王成功率低和削弱原群生产力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群的难题,进而提升了培养中蜂蜂王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是我国特有的野生物种,千万年来生息在我国的大地上。饲养中蜂是一项传统特色养殖产业,其不仅能够为人们开拓致富路,向社会提供丰富的蜂产品,而且还能够利用其授粉促进农林牧业增产增收、提质增效,是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利国利民有益于全社会的事业。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但是饲养技术落后于西方蜜蜂(简称西蜂Apismellifera Linnaeus),尤其在蜂王的培育技术方面。国内有许多大型西蜂育王场,并通过销售蜂王获取较高的效益。但由于中蜂无子脾,易逃群等特性,在大量培育蜂王方面比西方蜜蜂要有难度,也是国内尚无大型中蜂育王场的原因,要使中蜂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发挥其中蜂的优势,必须在中蜂育王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否则将阻碍中蜂产业的发展。因此,提供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至关重要。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少量中西蜂的幼蜂组成小核群,将育王台或处女王送入小核群中,使得蜂王在小核群中产卵、化虫,有效解决了中蜂采用大群培育蜂王成功率低和削弱原群生产了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群的难题,进而提升了培养中蜂蜂王的数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将育王台或处女王放在小核群内培育,小核群为中蜂和西蜂的幼蜂混合群。
通过组建中西幼蜂的小核群可以同时产生西方蜂王浆和中方蜂王浆,有效改善蜂王浆的营养成分,提升蜂王幼虫的培育成功率,此外,通过西蜂耐大群,不易飞逃的特性,有效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逸的问题。利用小群的特性也不易削弱原群的生产力。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直接将蜂王的王台置于小核群中培育产卵蜂王。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核群中中蜂和西蜂的数量比为1∶0.8-1.2;
优选的,小核群中的幼蜂总数量为1000-2000只;
优选的,小核群中中蜂和西蜂比例为1∶1,每个小核群中幼蜂总数量为1000或2000只。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最小核群的工蜂数量,小核群中西蜂幼蜂的数量需要定期进行补充。
进一步地,本申请采用中西蜂幼蜂作为小核群,利用西方蜜蜂维持大群的特性,防止了工蜂的逃逸,若单纯采用中蜂幼蜂作为小核群,容易造成小核群数量的大幅变化,不利于蜂王的培育。
小核群中的中蜂和西蜂均为工蜂。
在小核群中放置有巢脾;
优选的,巢脾包括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西蜂巢脾的数量为1-2张,中蜂巢脾的数量为2-3张。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核群包括在一个小核群内放置1-2张西蜂巢脾和2-3张中蜂巢脾。采用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搭配的方式,有利于西蜂工蜂和中蜂工蜂分别对应在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中储存蜂蜜,花粉,蜂王浆,保证了蜂王幼虫的食物来源,间接提升了蜂王培育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