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974.X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化东丽聚酯薄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除 胶带 加工 过程 中背胶 现象 聚酯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配方:超有光切片:功能切片=90:10、85:15、85:20、75:20、70:30、65:35,不同比例配方生产胶带膜;测试雾度及粗糙度,雾度分别为2.0、2.2、2.5、2.8、3.2、3.7,不同比例下的胶带膜进行背胶试验;确认雾度在3.2‑3.7之间无背胶和溢出。本发明通过调整聚酯薄膜中粒子含量,增加非电晕面的粗糙度,达到减小非电晕面的剥离力,在涂胶加工中避免了胶层在非电晕面的背胶现象,达到内面涂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目前市场上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在经过高压电晕后使一面表面粗糙后涂上胶水,增加了涂胶效果,但是由于聚酯薄膜的非电晕面润湿张力过大导致电晕面的涂胶层转移到非电晕面,产生背胶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聚酯薄膜的质量,降低了企业声场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配方:超有光切片:功能切片=90:10、85:15、85:20、75:20、70:30、65:35,不同比例配方生产胶带膜;测试雾度及粗糙度,雾度分别为2.0、2.2、2.5、2.8、3.2、3.7,不同比例下的胶带膜进行背胶试验;确认雾度在3.2-3.7之间无背胶和溢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配方的粒子含量进行更改,改变膜面的粗糙度,达到改变薄膜外面的剥离力,减小薄膜外面对涂胶层的附和能力,达到改善背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用于消除胶带加工过程中背胶现象的聚酯薄膜,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配方:超有光切片:功能切片=90:10、85:15、85:20、75:20、70:30、65:35,不同比例配方生产胶带膜;测试雾度及粗糙度,雾度分别为2.0、2.2、2.5、2.8、3.2、3.7,不同比例下的胶带膜进行背胶试验;确认雾度在3.2-3.7之间无背胶和溢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化东丽聚酯薄膜有限公司,未经仪化东丽聚酯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和外包装膜生产用卷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姿外观良好的光学级聚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