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式反向进烟迷宫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0408.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强;黄岭;周彬;胡仕林;胡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A01M29/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迷宫罩 导烟 迷宫结构 顶式 均匀间隔分布 等间距设置 阶梯状分布 插口 导光柱 导烟板 导烟槽 水平边 拱形 多块 隔挡 迷宫 昆虫 清洗 阻挡 | ||
1.一种顶式反向进烟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拱形的迷宫罩本体(3),多个等间距设置在迷宫罩本体(3)上并为阶梯状分布且呈Z型的导烟墙(4),多块以迷宫罩本体(3)顶部为中心并把迷宫罩本体(3)上的导烟墙(4)分为多个均等扇形导烟区域的导烟板(5),若干均匀间隔分布并用于连接相邻导烟墙水平边边缘且用于阻挡灰尘与昆虫的隔挡片(6),以及开设在迷宫罩本体(3)上的导光柱插口(9),其中,所有的导烟墙高度相同,同时相邻导烟墙(4)位于迷宫罩本体(3)内侧形成导烟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式反向进烟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罩本体(3)内侧的第三圈导烟墙(4)上设有聚烟圈(10),其中,聚烟圈(10)的高度与迷宫罩本体(3)的边缘齐平,并且聚烟圈(10)与导烟墙的纵向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式反向进烟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罩本体(3)上还设有收光管上槽(7)和发光管上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顶式反向进烟迷宫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发生火灾产生烟雾时,烟雾粒子从迷宫盖各个方向水平进入被导烟板分隔的各个导烟区域内;
(S2)进入导烟区域的烟雾粒子被Z型导烟墙的纵向边阻挡改变方向,从而继续向上运动;
(S3)向上运动的烟雾粒子被Z型导烟墙的水平边阻挡改变方向,改变方向的烟雾粒子穿过隔挡片间的空隙后碰撞到相邻导烟墙的纵向边;
(S4)烟雾粒子被相邻导烟墙的纵向边阻挡改变方向,使得烟雾粒子从相邻导烟墙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探测室内部;
(S5)进入到探测室内的烟雾粒子使得发光管产生的光被散射后被收光管接收,从而实现感烟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4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递柜火情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烟雾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