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量移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0481.8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何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唯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何艳娥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量 移液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量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所述移液器主体上部外表面安装有视窗,所述移液器主体上端设有移液按钮,所述移液器主体外表面靠近于所述移液按钮处设有指托,所述指托通过升降调节机构与所述移液器主体相连接,所述移液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通过防倒吸机构与吸头相连接。该设备可以有效防止倒吸,根据操作者个人习惯和手部大小对指托与按钮之间的距离自由调节,操作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量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在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和其他实验室中用来定量给入液体。液体在移液器吸头中通过尖端孔吸取和输出,市场上的移液器大多为空气垫移液器,主要依靠移液器内部空腔中的活塞上下移动,活塞的移动距离是由调节装置控制螺杆结构实现,移液器内部空腔通过连接管的连接孔与移液器吸头连通,推动按钮带动推动杆使活塞向下移动,排除移液器内部空腔中的气体,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移液器吸头中吸取液体并由移液器吸头排除,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然而,微量移液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吸头尖端阻力较大,松手较快导致回吸过快等原因,容易造成液体吸入移液器内部,导致移液器内部被溶液污染,影响实验精确度以及实验进程,更严重地会导致移液器损坏,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且移液器是一种精密器械,使用时操作者用拇指按住按钮,其余手指放在指托下方,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控制握持的力度,而现有的移液器采用的是统一设计,无法根据操作人员的习惯及手部大小对指托与按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在操作时出现手指酸痛等不适感;此外,现有的移液器在使用时将液体取出后,工作人员会直接进行下一步实验操作,此时移液器就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细菌进入移液器内部造成污染,装置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微量移液器,其可以有效防止倒吸,根据操作者个人习惯和手部大小对指托与按钮之间的距离自由调节,操作更加舒适,还能在不使用时对移液器内部进行密封保护,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微量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所述移液器主体上部外表面安装有视窗,所述移液器主体上端设有移液按钮,所述移液器主体外表面靠近于所述移液按钮处设有指托,所述指托通过升降调节机构与所述移液器主体相连接,所述移液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通过防倒吸机构与吸头相连接;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杆、固定杆和伸缩气缸,所述移液器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底部竖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移动杆的下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移动杆可在所述滑动槽内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杆外表面与所述容纳腔侧壁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容纳腔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指托穿过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移动杆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防倒吸机构包括防倒吸管,所述防倒吸管的内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下部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凹槽内填充有防倒吸棉,所述防倒吸管的下端与所述吸头相连接,且所述防倒吸管的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通孔。连接管通过螺纹配合将防倒吸管与移液器主体连接在一起,便于对防倒吸管进行更换,防倒吸管下端位于吸头内,且防倒吸管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防倒吸棉,在使用时避免液体倒吸至移液器内部,同时也可以对通过的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防倒吸管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防倒吸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头上端的内径。通过设置,便于吸头的安装和卸除。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防倒吸管的外表面上套接有橡皮密封圈。通过设置橡皮密封圈对防倒吸管与吸头接触处进行密封,保证了移液器吸取液体和排出液体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唯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唯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管
- 下一篇:基于铜藻栽培的平鮋属鱼类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