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0606.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九;孙峻岭;张骏;徐领;雷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陈敏垚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下 原位 预制 节段梁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涉及到桥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了:1.对桥下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平面布置进行合理设计;2.平整场地,在节段储存区的地基设置储存节段梁的基础,所述基础采用条形基础配合桩基础的设置形式;3:待节段储存区内的基础达到使用强度后,安装存梁台座;4:安装门式起重设备轨道的吊车基础,在轨道与吊车基础之间设置缓冲装置,将若干台门式起重设备安装在轨道上;5.在预制厂内设置电力和排水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存梁区基础承载力的需要,同时又对相邻桥墩基础影响较小,防止既有桥墩在预制场施工期间发生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节段预制场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场桥梁节段的预制场选择,主要可以分为:在路基及其周边设置预制场、桥下设置预制场以及远距离设置预制场,其中路基及其周边设置预制场的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可以节约部分用地,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节段的运输;若施工现场用地困难,桥梁节段需求量较大,也可以采用远距离设置预制场。但是对于市政桥梁工程而言,由于受施工红线的限制,施工现场没有空间设置预制场,若在城市周边设置预制场,节段梁的运输又十分困难。此时,采用桥下设置预制场的施工方式既可以满足场地狭小,征地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桥梁节段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对于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的施工工艺,桥梁下方相邻桥墩之间的空间既作为节段梁的预制区,又作为节段梁的存放区,但是由于预制好的桥梁节段存放在相邻桥跨之间,节段梁的重量会相应的施加在相邻的桥墩承台之间的基础上,因此,会对既有的墩台基础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既有的桥墩发生倾斜和移动,从而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扩大基础或桩型基础对相邻墩台间的地基进行加固方法,但是这些施工方法都存在承载力较差或施工对周边基础扰动较大等缺陷,此外,在龙门吊架设和运行的过程中,龙门吊的轨道震动也会对桥墩基础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既有桥墩发生倾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存梁区基础承载力需要,同时又对相邻桥墩基础影响较小的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桥下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平面布置进行合理设计,所述预制场包括如下功能区:节段预制区、节段储存区、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搅拌区、原料储存区和办公生活区,各功能区均设置在相邻的桥墩之间;
步骤二:平整场地,在所述节段储存区的地基上挖出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矩形沟槽,再在每条所述矩形沟槽内预设桩位,在预设好的桩位处进行桩基(7)施工,桩基(7)施工完毕后,在所述矩形沟槽内搭设模板,并向搭设好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条形基础(6)的浇筑一次成型;
步骤三:待节段储存区内的条形基础达到使用强度后,在节段储存区内设置存梁台座,所述存梁台座的下表面位于条形基础的上表面;
步骤四:沿门式起重设备的轨道运行方向设置若干条吊车基础,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吊车基础的上表面,所述轨道与所述吊车基础之间设置缓冲装置,在所述轨道上安装若干台门式起重设备,所述门式起重设备横跨在所述预制场的两侧;
步骤五:在预制场内设置电力系统,沿架桥方向设置多条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吊车基础采用矩形条基,所述吊车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在其上表面还设置有预埋钢板。
优选地,所述轨道通过轨枕与所述吊车基础的所述预埋钢板连接,所述轨枕包括基层和垫层,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基层和所述垫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