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随机游走重启动的多数据整合环状RNA与疾病相关性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1875.5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雷秀娟;方增强;张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B30/1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随机 游走 重启动 多数 整合 环状 rna 疾病 相关性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随机游走重启动的多数据整合环状RNA与疾病相关性预测方法,通过将环状RNA‑疾病关系网络转化为无向图、计算环状RNA功能注释语义相似性、结构相似性以及功能相似性,计算疾病功能以及语义相似性,将多种环状RNA相似性网络和疾病相似性网络整合成综合的环状RNA相似性网络以及疾病相似性网络,将随机游走重启动算法分别应用在整合后的环状RNA相似性网以及疾病相似性网络,避免冷启动问题,预测潜在环状RNA‑疾病关系。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地预测出潜在环状RNA‑疾病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精确度、召回率、准确度、f1‑measure等指标较优;与其他关系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环状RNA‑疾病关系的预测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随机游走重启动的多数据整合环状RNA与疾病相关性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一种新的生物分子环状RN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状RNA是一种相对新颖的生物分子,参与生物生命的各种活动并控制基因的表达。与拥有游离的3'端和5'端的线性RNA不同,环状RNA的结构是一个闭环结构,既没有游离在外的5’-cap端,也没有3’-polaydenylated尾端结构。第一个环状RNA是在植物病毒中发现的。由于稳定的环结构和低表达水平,环状RNA经常被鉴定为分子片段或转录的副产物。然而,随着高通量序列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环状RNA。同时,相关的生物学功能表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环状RNA具有内源性、丰富性、保守性和稳定性。许多证据表明,环状RNA可分为四种类型:外显子环状RNA由背部拼接的外显子组成;内含子环状RNA主要来源于组(I,II)内含子,内部套索和外源性tRNA内含子。外显子环状RNA同时被外显子和内含子环化,而基因间环状RNAs由两个内含子环状RNA片段组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状RNA在许多生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功能。环状RNAs也可以被认为是竞争性内源性RNA或miRNA的海绵,根据已有的研究证明,circ-SRY,circ-HIPK3,mm9_circ_012559都可被视为miRNA海绵。同时,一些研究还表明环状RNA可以与RNA结合蛋白(RBPs)相互作用。环状RNA不仅可以调节基因转录过程,而且其中一些可以被翻译为蛋白质。
环状RNAs除了对多种生物过程有影响外,还与不同复杂的疾病有关。环状RNA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保守性、丰富性和组织特异性,这使得环状RNA有可能成为疾病的标志物,特别是对一些肿瘤。根据环状RNA在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我们可以确定正常人与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因此,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或诊断疾病。由于qPCR技术,可以将肺癌中的环状RNA表达特征与邻近的正常组织进行比较。环状RNA ciRS-7可以下调与肺相关的组织或细胞,而环状RNA环状RNA_100876和hsa_circ_0013958可以上调在肺对应的组织、细胞或血浆。然而,通过微阵列芯片技术,环状RNA在胃相关组织和邻近胃的正常部位之间表现出显着差异,这表明环状RNA可被视为胃癌诊断和进展的生物标志。环状RNAcircPVT1和hsa_circ_0000096均可通过下调机制影响胃组织或细胞。更重要的是,环状RNA可以作为miRNA海绵或基因调节因子发挥作用,这也使得环状RNA在直肠组织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直肠癌诊断或治疗的生物标记物。环状RNA hsa_circ_001569是miRNA miR-145的海绵,可以促进其与组织的结合靶点在结肠直肠细胞中的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