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持组件和至少两个堆叠式火花隙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2180.9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T.迈尔;H.萨格比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06 | 分类号: | H01T4/06;H01T4/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组件 至少 两个 堆叠 火花 | ||
图示和说明了一种用于多个电极(2)的保持组件(1),该保持组件具有至少两个保持框架(3),所述保持框架能平面地上下堆叠。用根据本发明的保持组件能以如下方式特别简单地将多个也形成了多于一个的堆叠式火花隙的电极(2)相对于彼此布置,使得在各个保持框架(3)中,分别并排构造有至少两个凹口(4),以使得每个凹口(4)分别容纳各一个电极(2),其中,各个凹口(4)的轮廓与各个电极(2)的外尺寸相匹配,并且各个保持框架(3)能彼此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个电极的保持组件,该保持组件有至少两个能平面地上下堆叠的保持框架。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至少两个堆叠式火花隙的组件,所述堆叠式火花隙分别具有多个电极和布置在电极之间的框架形的绝缘件。
背景技术
部分也称为多级火花隙的堆叠式火花隙近年来是公知的。这种堆叠式火花隙由多个电极和多个绝缘件构成,所述绝缘件布置在各个电极之间,因而分别在两个电极之间有一个绝缘件,该绝缘件在中央具有开口,从而两个电极形成了一个火花隙。电极在此通常构造成圆形的或矩形的石墨盘,在石墨盘之间然后相应地布置有环形的或框架形的绝缘件。绝缘件在此经常构造成由塑料、例如PTFE制成的薄的绝缘膜并且具有通常小于1mm的厚度。
由实践已知不同的变型方案,即如何能够将各个电极和各个绝缘件连接成一个堆叠式火花隙。为此经常使用大面积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形成了堆叠式火花隙的端侧并且通过多个导杆沿着轴向方向通过旋拧相互张紧,因而各个电极和各个绝缘件在它们的堆垛形的布置中在接触板之间夹紧。当布置在接触板之间的导杆在外部从各个电极旁引导经过时,这会导致所需的结构空间较大。
由DE 20 2013 102 647 U1已知这样一种堆叠式火花隙,在该堆叠式火花隙中,以如下方式减小结构空间或空间需求,即,各个电极被居中地打孔并且布置在经堆叠的电极的端侧上的接触板通过导杆相互连接,导杆贯穿各个电极的孔和环形的绝缘件的孔。由于使用仅一个导杆和该导杆的内置式布置,可以实现如下一种堆叠式火花隙,该堆叠式火花隙的空间需求不会比经堆叠的电极的空间需求大很多。
但在此,电极和绝缘件彼此之间的精确的定位也较为昂贵。此外还存在如下风险,即,当导杆没有被足够用力地旋紧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各个元件之间出现移动。还会由此提高如下风险,即,在导出脉冲流时,出现了提高的机械的负荷和热负荷,它们可能引起在各个元件之间的移动。反之,若导杆被过度旋紧或拉紧,那么可能在基于石墨制造的电极内出现过大张力,这可能不利地影响导出能力、绝缘强度以及火花隙的续流可消除性(Folgestromlöschfähigkeit)。当多个堆叠式火花隙应当布置在过压保护装置中或过压保护设备中时,在安装和布置各个电极及绝缘件时的耗费此时会相应地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多个电极的保持组件,通过该保持组件能以简单的和能复制的方式建立多个堆叠式火花隙。在此,应当提供在堆叠式火花隙的电极的数量方面的尽可能大的灵活性。
该任务在本文开头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保持组件中由此解决,即,在各个保持框架中分别并排地构造有至少两个凹口,其中,凹口分别用于容纳电极,为此,各个凹口的轮廓与各个电极的外尺寸相匹配。为了能将各个能平面地上下堆叠的保持框架相对于彼此简单地定位,各个保持框架能机械地相互连接。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由多个能上下堆叠的和能彼此卡锁的保持框架构成的保持组件的特征首先在于,各个保持框架不仅构造用于容纳一个电极,而且也构造用于容纳至少两个电极、优选三个电极,为此,在各个保持框架中构造有相应数量的用于各个电极的凹口。因此在由例如五个分别具有三个凹口的保持框架构成的保持组件中可以布置十五个电极,其中,各五个上下叠放的电极形成了一个堆叠式火花隙,因而用这种保持组件能建立起三个平行于彼此布置的堆叠式火花隙。在此,通过可堆叠性实现了关于保持框架的数量方面的高度灵活性,所述保持框架形成了一个保持组件。保持框架的数量视应用情形和使用条件而定能自由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