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成功率的手术导航设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2232.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段峰;王茂强;鲁通;拜艳华;崔丽;李晓辉;王修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史悦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颈静脉 内门 分流 成功率 手术 导航 设备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提高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的成功率的手术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手术设备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手术设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指由颈静脉处穿刺插管经下腔静脉至肝静脉,穿刺肝实质至肝内门静脉分支,建立有效的分流道并栓塞曲张静脉,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对于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内镜下套扎治疗及药物硬化治疗和肝移植等。自1988年德国Freiburg大学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并获成功,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改进,作为微创治疗的TIPS技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中逐渐开始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陈发玉,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进展,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
自第一次开展TIPS治疗以来的20余年,关于该技术的操作步骤、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标准已日臻完善。
TIPS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门体通道(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2)导入直头侧孔导管;3)栓塞侧支循环静脉;4)球囊导管预扩张分流道;和5)分流道植入支架。
目前,TIPS的临床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下:适应症包括(1)急性或反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TIPSS止血率超过90%,并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2)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和肝功能Child B级、C级不适于手术的受试者;(3)顽固性腹水或胸水;(4)肝肾综合征;(5)Budd-Chiari综合征;(6)肝移植术前准备。禁忌症又分为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其中相对禁忌证包括败血症、门静脉血栓或癌栓、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等;绝对禁忌证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肝囊性病、门脉海绵样变性、靠近第一、第二肝门处肝细胞癌、晚期肝性脑病等。可见,TIPS的适应症相对有限,而禁忌症又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TIPS手术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1)在X线机监视下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的成功率较低;2)发生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和3)发生术后肝性脑病等。随着器械的改进,特别是PTFE(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的应用,受试者术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发生率已经得到显著降低,有效延长了受试者的生存期(Rossle,M.,J Hepatol,2013.59(5):p.1081-93和Bureau,C.等,Liver Int,2007,27(6):p.742-7)。TIPS术后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一般为15%-48%,选择相对直径较小的支架和减少过度分流的相关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Riggio,O.等,J Hepatol,2010,53(2):p.267-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