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2295.8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经锁;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41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强度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100‑230份,砂145‑280份,石子250‑530份,水65‑120份,硅粉13‑30份,粉煤灰15‑28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8份,甲基丙烯酸丁酯0.5‑2.5份,三聚磷酸铝0.3‑1.8份,过硫酸钾2.3‑6.8份,甘油三醋酸酯1.8‑3.6份,沉淀硫酸钡1.4‑2.8份,铝矾土1.9‑4.2份,聚乙烯醇纤维1.2‑1.3份、玻璃纤维4.5‑5.5份、聚异丁烯纤维1.8‑2.2份。本发明通过合理选用上述原材料,各组分配合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硅酸盐水泥的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结构,有效地加强了混凝土中的混合料体系的整体性以及相互作用力,减小各组分颗粒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混凝土总孔隙率,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可阻止或减缓了钢筋腐蚀,抗腐蚀性能稳定且效果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提出,混凝土 耐久性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对 气候、化学腐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也可以说混凝土 结构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 性、使用性和外观性。就混凝土材料而言,尽管生产的单位总能耗很低,但巨 大的用量和总体技术水平低下,使其总体上对资源、能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压 力。人们对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 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耐腐蚀性、防火抗爆性能、防渗水性能、以 及降低成本等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 明确、细化和具体。
混凝土还离不开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象的 发展变化。因此,研制性能更加优异、更适应新工艺的混凝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该混 凝土,该混凝土节能环保、耐腐蚀性好,耐久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100-230份,砂145-280份,石 子250-530份,水65-120份,硅粉13-30份,粉煤灰15-28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8份,甲基丙烯酸丁酯0.5-2.5份,三聚磷酸铝0.3-1.8份,过硫酸钾2.3-6.8份, 甘油三醋酸酯1.8-3.6份,沉淀硫酸钡1.4-2.8份,铝矾土1.9-4.2份,聚乙烯醇 纤维1.2-1.3份、玻璃纤维4.5-5.5份、聚异丁烯纤维1.8-2.2份。
作为优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10份,砂235 份,石子420份,水86份,硅粉21份,粉煤灰19份,聚羧酸系减水剂5.5份, 甲基丙烯酸丁酯1.3份,三聚磷酸铝0.86份,过硫酸钾3.5份,甘油三醋酸酯 2.4份,沉淀硫酸钡1.9份,铝矾土3.35份,聚乙烯醇纤维1.25份、玻璃纤维5 份、聚异丁烯纤维2.05份。
作为优选,所述石子粒径为5-16mm的占85-95%。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粉,粉煤灰,甲基丙烯酸丁酯,三聚磷酸铝,过硫酸钾,甘油三醋酸酯, 沉淀硫酸钡,铝矾土、聚乙烯醇纤维、玻璃纤维、聚异丁烯纤维按组分比例混 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液再与聚羧酸系减水剂、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 子,水按组分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静停自然养护。
作为优选,所述养护条件为20-40℃,40-60%相对湿度;养护时间为8-10 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过滤的污水循环处理及回收利用设备
- 下一篇:生成训练样本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