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2747.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刘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板 造粒塔 薄壁式 薄壁 壳体 筒壁 砼柱 混凝土 砼梁 整体建筑结构 装配式施工 多边形筒 框架结构 力学性能 喷淋装置 水平连接 主体上部 装配难度 建造 工作间 现浇砼 附着 电梯 研究 | ||
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的建造方法,目前已有的关于造粒塔装配式施工法的研究,预制板的装配难度大,整体建筑结构的部分节点力学性能不理想,本发明包括:圆形或者多边形筒壁主体(1)、附着在所述的筒壁主体(1)一侧的电梯工作间(11),安装在筒壁主体上部的喷淋装置间(12),所述的筒壁主体为框架结构,包括现浇砼梁(2)和在所述的砼梁基础上的砼柱(3),所述的薄壁预制板(4)的下端坐落在所述的水平砼梁(2)上,所述的薄壁预制板(4)水平方向与所述的砼柱(3)连接,或者所述的薄壁预制板(4)之间水平连接后,与所述的砼柱(3)连接,本发明用作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粒塔,特别是一种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造粒塔筒壁一般采用倒模施工法或滑模施工法进行施工,所用的装置和设备成本较高,筒壁由于结构限制,制做难度较大,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高空作业;目前已有的关于造粒塔装配式施工法的研究,预制板的装配难度大,整体建筑结构的部分节点力学性能不理想,基于上述原因,如何优化混凝土造粒塔筒壁的结构和传统的施工方式,解决了以往造粒塔施工难,工期长等问题,以更优的力学结构和更适合现代建筑行业资源配置状况的建筑方式替代传统的倒模滑模等施工技术成为造粒塔建筑行业的一大课题。采用框架结构薄壁预制板装配的建造方式,安装简单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在框架结构中装配薄壁预制板,可快捷安装、建筑质量可控的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其组成包括:圆形或者多边形筒壁主体、附着在所述的筒壁主体一侧的电梯工作间,安装在筒壁主体上部的喷淋装置间,所述的筒壁主体为框架结构,包括现浇砼梁和在所述的砼梁基础上的砼柱,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坐落在所述的水平砼梁上,所述的薄壁预制板水平方向与所述的砼柱连接,或者所述的薄壁预制板之间水平连接后,与所述的砼柱连接,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上端支撑上层的所述的现浇砼梁;所述的砼柱和所述的砼梁共同构成圆形或者多边形筒壁的砼网,镶嵌有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砼网形成造粒塔壳体;
所述的电梯工作间为槽型结构,由框架和镶嵌在框架中的薄壁预制板连接而成,开口方向与所述的筒壁主体连接;
所述的喷淋间为框架结构,由框架和镶嵌在框架中的薄壁预制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喷淋间通过工作台与下部筒体隔离,所述的喷淋装置间的上部具有顶盖。
所述的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所述的薄壁预制板通过预埋连接件之间的焊接连接、预埋连接件和过渡件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或粘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与砼柱和/或砼梁的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埋连接件均为传力连接件。
所述的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所述的砼梁的上端具有伸出的钢结构连接件,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相对应的连接孔;或者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具有伸出的钢结构连接件,所述的砼梁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插入所述的连接孔中通过灌浆连接实现所述的砼梁的上端与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的连接。
所述的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所述的砼柱上具有砼柱模板连接孔,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端部具有砼梁模板连接孔,所述的薄壁预制板中分布有钢筋网,所述的钢筋网在上端伸出所述的薄壁预制板,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具有过浆槽,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下端的侧面具有注浆孔,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左右两端与砼柱之间具有安装缝,所述的安装缝安装时作为装配间隙使用,安装后作为连接浇筑腔,进行密封连接。
所述的框架薄壁式混凝土造粒塔壳体,所述的薄壁预制板的上部具有工作台连接孔;所述的薄壁预制板内侧具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内侧具有衬板,所述的隔热层为填充的隔热材料或者固化的隔热材料,或者所述的隔热层为空气隔热层,所述的喷淋装置间筒壁为不带隔热层筒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未经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