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套箱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2918.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徐玉海;许爱芳;巢鹏;甘胜平;钱勇;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04 | 分类号: | B65B5/04;B65B65/00;B65B43/18;B65B35/30;B65B57/12;B65B43/30;B65B57/02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线 货架 出料提升机 进料提升机 滑槽框架 滑槽组件 输送机 套箱 机器人 夹具 包装技术领域 托盘 包装纸箱 并排设置 顶端连接 视觉相机 向下倾斜 编码器 出料机 扫码枪 上滑槽 上料机 滑槽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套箱生产线,包括:输送线、立库、滑槽组件和机器人,所述输送线和立库并排设置,所述输送线上安装有扫码枪和输送线编码器;所述立库包括进料提升机、货架和出料提升机,所述进料提升机和出料提升机分别安装于货架的两侧,所述货架上安装有输送机Ⅰ,所述输送机Ⅰ上放置有托盘;所述立库底部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料机和出料机;滑槽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立库后侧的地面上滑槽框架,所述滑槽框架顶端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滑槽,所述滑槽框架的右侧安装有视觉相机;所述机器人上安装有夹具。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化套箱,立库的使用能够减少包装纸箱的占地面积,能充分利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套箱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家电企业成品包装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包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占地面积过大,也有一些企业采用人工加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机械辅助进行包装,自动化程度仍然不高;而且,家电的体积普遍都比较大,在包装过程中将其放置于地面上占地面积较大,企业需要搭建占地面积较大的包装车间,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高和家电放置于地面上包装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套箱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套箱,立库的使用能够减少包装纸箱的占地面积,能充分利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套箱生产线,包括:
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安装有扫码枪和输送线编码器;
立库,所述立库包括进料提升机、货架和出料提升机,所述进料提升机和出料提升机分别安装于货架的两侧,所述货架上安装有输送机Ⅰ,所述输送机Ⅰ上放置有托盘;所述立库底部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料机和出料机;
滑槽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立库后侧的地面上滑槽框架,所述滑槽框架顶端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滑槽,所述滑槽框架的右侧安装有视觉相机;
机器人,所述输送线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上安装有夹具。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并排设置的控制柜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位于上料机的一侧,所述控制柜和触摸屏、机器人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提升机和出料提升机均包括电机和提升链条,所述出料提升机还包括通过滚轮安装于提升链条上的纸箱翻转装置,所述纸箱翻转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框架和位于框架底部的滚轮,所述框架下层安装有翻转机构和输送机Ⅱ,所述框架上层下部连接有抽屉货叉式吸盘组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框架,所述翻转框架上方安装有若干流利条,所述翻转框架通过底部的两组轴承和翻转支架安装于框架上,两翻转支架Ⅰ之间安装有气缸;所述抽屉货叉式吸盘组件包括货叉框架,所述货叉框架底部安装有无杆气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槽的角A为90°角,所述滑槽向角A处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具包括通过铰链铰接的目字形的夹具框架Ⅰ和夹具框架Ⅱ,所述夹具框架Ⅰ外部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夹具框架Ⅰ和夹具框架Ⅱ内部的左右两侧等间距连接有若干吸盘;所述夹具框架Ⅱ上还连接有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连接气缸Ⅰ,所述气缸Ⅰ固定于夹具框架Ⅰ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线和立库并排设置,所述输送线的长度大于货架及货架两侧的上料机和出料机总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扫码枪通过支架安装于上料机旁边的输送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全流程纸箱存储、提示空仓、扫码识别箱体种类、识别纸箱种类上料、定位、开箱、视觉识别箱体位置及角度、不停线自动套箱及空托盘自动排出等连续作业,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立库的使用能够减少包装纸箱的占地面积,能充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