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动态水下环境的锚节点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3570.8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凤;邱铁;赵昭;曲雯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2;H04W24/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帅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节点 移动 节点剩余能量 边界节点 边缘节点 节点信息 节点移动 均衡节点 剩余能量 水下环境 水下节点 相关信息 效益函数 综合考虑 虚拟力 锚链 能耗 部署 存储 均衡 返回 收益 退出 广播 | ||
1.一种面向动态水下环境的锚节点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随机部署水下节点并根据其位置划分普通节点和边缘节点建立锚节点模型;设N=0;
步骤2,对锚节点模型中每个节点进行广播自身相关信息同时接收和存储其他节点信息;
步骤3,每个节点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自身所受虚拟力的合力;
步骤4,每个普通节点和边界节点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预期移动距离;
步骤5,根据节点的类型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移动收益;
步骤6,每个节点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其沿锚链移动距离;
步骤7,判断每个节点是否满足N≥45,如果满足,则退出程序;否则返回步骤1,令N=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动态水下环境的锚节点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个节点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其与邻居节点间的虚拟力,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动态水下环境的锚节点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个节点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其与上下边界间的虚拟力,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35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