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3799.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聂京凯;韩钰;姚德贵;金文德;邱宁;张嵩阳;张燕秉;肖伟民;陈晓刚;魏明磊;杜鹏宇;刘主光;陈秋;王斌;王广周;宋国升;樊超;田一;朱全军;孔晓峰;马光;祝志祥;杨富尧;王广克;刘晓圣;何强;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06;F16F15/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周 防振件 立柱 支撑框架 横梁 顶部支撑 交叉连接处 吸隔声组件 传递振动 防振组件 基础平面 降噪装置 交叉连接 框架连接 噪声 | ||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其包括顶部支撑框架和外周支撑框架,所述顶部支撑框架和所述外周支撑框架围合盖设于被降噪设备外,其中所述外周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外周横梁和多个外周立柱,所述外周立柱固定于基础平面上,所述外周横梁与所述外周立柱交叉连接,所述外周横梁和/或所述外周立柱与所述顶部支撑框架连接;
吸隔声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围;
防振组件,包括第一防振件和第二防振件,所述第一防振件间隔所述外周横梁与所述外周立柱地设置于二者的交叉连接处,所述第二防振件间隔所述顶部支撑框架与所述外周支撑框架地设置于二者交叉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振件,位于底部的所述外周横梁通过所述第三防振件固定于所述基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组件还包括主机防振件,所述被降噪设备的底部通过所述主机防振件固定于所述基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振件为环形橡胶防振器,所述第二防振件为锥形阻尼橡胶防振器,所述第三防振件和所述主机防振件均为多层橡胶防振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吸声单元和与其叠设的隔声单元,其中所述吸声单元为多孔阻性吸声结构或双共振吸声结构,所述隔声单元为金属橡胶复合隔声结构或金属隔声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阻性吸声结构为预氧丝吸声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共振吸声结构为微孔纤维复合吸声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橡胶复合隔声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金属板、橡胶板和第二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降噪设备为油浸式电抗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于所述顶部支撑框架的所述吸隔声组件上设有允许所述油浸式电抗器的升高座通过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升高座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37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