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佩兰挥发油的新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15489.3 申请日: 2019-08-05
公开(公告)号: CN110250215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董鲜;程永现;李晴晴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12 分类号: A01N65/12;A01P3/00
代理公司: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苏芸芸
地址: 650500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挥发油 致病菌 佩兰 新用途 中药材 腐皮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胶孢炭疽菌 立枯丝核菌 三七根腐病 病害发生 芳香辟秽 菌丝生长 低残留 根腐病 灰霉菌 抑制率 易挥发 防治 孢霉 病害 应用 毁坏 化肥 农药 安全 开发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佩兰挥发油在农业上的新用途;即其在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中的应用或在防治导致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佩兰挥发油对引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4种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腐霉和毁坏柱孢霉和导致三七地上部病害发生的3种致病菌灰霉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mg/mL时,其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挥发油易挥发,且具有芳香辟秽的特点,因此以其开发的化肥或农药将具有安全、有效、低残留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佩兰挥发油的用途,尤其涉及佩兰挥发油对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及对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多种病害的防治作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药剂是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药剂,根据作用性质可将化学药剂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杀菌剂是能破坏细菌代谢机能并有致死作用的化学药剂,抑菌剂并不破坏病原菌的原生质,而只是阻抑新细胞物质的合成,使病原菌不能增殖;微生物种类、化学药剂处理微生物的时间长短、温度高低以及微生物所处环境等,都影响着化学药剂杀菌或抑菌的能力和效果;化学药剂的过量使用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浪费,还会造成药害,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对人体健康不利,有很多不良后果。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根、茎、叶,花均可入药,用药范围非常广泛,社会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随着三七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其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三七生产的主要障碍;目前,对三七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各种化学药剂,化学农药虽有效,却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投入成本,更严重污染了土壤和降低了药材品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被广范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然而,它的致命缺点是在使用化学杀菌剂、杀虫剂时存在“3R”(残留、抗药性和再生)问题,高残留的农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植物挥发油用于传统医药、食品、烟草、酒精和烟草,还可用于植物保护(杀虫、抑菌、除草等),植物挥发油作为植物源农药应用于植物保护领域,与建议的无公害农药理念一致。

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别称鸡骨香、水香、都梁香等,为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野生或栽培于路边灌丛或溪边,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等地,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目前,未见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关的文献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兰挥发油的新用途,即其在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中的应用,所述根腐病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等;

本发明佩兰挥发油还可应用在防治导致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中;所述致病菌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

本发明所述的佩兰挥发油的用途,是将佩兰挥发油用作制备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或者防治引起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的制剂,即以佩兰挥发油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致病菌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防治致病菌制剂的成分(或有效成分)为佩兰挥发油,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中药和农作物病害防治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与其他活性成分复配发挥协同抑菌作用。

佩兰挥发油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设备制备成各种剂型的农药或各种形态的化肥。

本发明中佩兰挥发油是通过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挥发油而制得,该制备方法简单,所需试剂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