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屏防静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5644.1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波;陈诚;钟汝梅;乔辉;黄金鑫;李亮亮;邵帅;张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邓黎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屏防 静电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屏防静电结构,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防静电配合板,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与保护盖板接触的部分刻蚀有接地槽,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的凹槽内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阴极导电层、隔离层、阳极导电层、所述下防静电配合板底部连接有液晶显示层,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的接地槽内均涂覆有导电胶,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接地线槽,本发明通过在阴极导电层的上方和阳极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防静电配合板,有效防止了双向静电击穿现象,采用接地槽式设计减小了静电层的厚度,同时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在有效导出静电的同时对导电层进行了保护,功能多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式触控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触控屏防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637200.7”的一种手机用防静电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非可视区、可视区、防静电层、PET膜、胶层、导电ITO涂层和玻璃导电层,所述非可视区的四角为圆弧形状,所述可视区位于非可视区中部,所述防静电层下方设有PET膜,所述PET膜下方设有胶层,所述胶层内设有导电胶,所述胶层下方设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下方设有导电ITO涂层,所述感应电极下方设有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两侧设有驱动引线,所述驱动电极下方设有玻璃导电层,通过防静电层的设置可以防止手机屏幕上的静电,PET膜为防蓝光保护膜,可以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保护人的视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
但是上述该手机用防静电电容式触摸屏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防静电电容式触摸屏仅在可视区下方设置了一层防静电层,该防静电层仅仅用于防止手指向触控屏内产生的静电击穿,且防静电层增加了触控屏的整体厚度;2、上述装置没有对其他导电功能层进行保护,功能较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屏防静电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屏防静电结构,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防静电配合板,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与保护盖板接触的部分刻蚀有接地槽,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的凹槽内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阴极导电层、隔离层和阳极导电层。所述阳极导电层底部与下防静电配合板连接,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通过接地框与下防静电配合板连接,所述下防静电配合板底部连接有液晶显示层,所述下防静电配合板与液晶显示层接触的部分开设有接地槽,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的接地槽内均涂覆有导电胶,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接地线槽,所述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的接地线槽分别与接地框上下两端的地线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阴极导电层和阳极导电层通过集成排线带导出。
优选的,所述接地框上固定安装有静电导出排线,所述静电导出排线与金属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地槽的长宽与液晶显示层的长宽一致。
优选的,所述导电胶为透明导电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阴极导电层的上方和阳极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防静电配合板,既能有效防止手指向屏幕内部产生的静电击穿也能防止屏幕内部向保护盖板表面产生的静电击穿,有效保护了导电层的正常工作,同时采用接地槽式设计,通过在接地槽内注入导电胶有效减小了静电层的厚度从而减小了整个触控屏的厚度;
2、本发明的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之间形成的区域内连接有阴极导电层、隔离层和阳极导电层,有效保护了ITO导电层的安全性,上防静电配合板和下防静电配合板在有效导出静电的同时对导电层进行了保护,功能多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