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5777.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旺;郭秋双;吴同旭;蔡奇;戴清;李晓云;孙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氢氧化铝 碱性溶液 制备 三水合氧化铝 浆料液 浆料 水合氢氧化铝 一水合氧化铝 弱碱性溶液 水合氧化铝 分子级别 过程获得 酸碱中和 酸性溶液 中和反应 打浆 反应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混合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水合氧化铝和一水合氧化铝,且三水合氢氧化铝占10%~60%,该制备方法包括:在35℃~50℃、pH值为6.5~8.0的条件下将含铝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反应20分钟~2小时,得到浆料A中加入弱碱性溶液,使pH值达到6.8~8.5,得到浆料B;反应釜中放入少量水,先用含铝碱性溶液调整pH值为9.0~10.5,保持温度40℃~80℃,加入浆料液B以及含铝碱性溶液,保持pH值为9.0~10.5,反应20分钟~6小时,得到浆料液经过打浆、水洗、干燥及粉碎,得到混合氢氧化铝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一步酸碱中和过程获得混合氢氧化铝,且操作简单,并且实现三水合氧化铝与一水合氧化铝在分子级别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氧化铝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次制备含有三水合氢氧化铝为10%~60%的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铝又称为氧化铝水合物,包括三水合氧化铝Al2O3·3H2O(即Al(OH)3)和一水合氧化铝Al2O3·H2O(即AlO(OH))。在这些化合物的晶格中并不存在水分子,只是在加热时分解成水和氧化铝。氢氧化铝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备铝盐、作为吸附剂、耐火材料等,也可以用来制备氧化铝。
工业生产中,有多种制备氢氧化铝的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19245A,公开了一种拟薄水铝石(一水合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铝酸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进行中和沉淀反应、老化、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制备。中国公开号CN1803621A、CN1927719公开了一种通过种分方法制备α型氢氧化铝微粉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制备一种氢氧化铝。而工业上在进行氧化铝或催化剂载体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多种氢氧化铝混合,从而达到特定的使用目的。中国公开号CN104226286公开一种催化剂载体制备方法,主要由三水合氧化铝和拟薄水铝石制备,其中拟薄水铝石作为粘结剂。中国公开号CN109201122公开了一种α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不同的氢氧化铝混合后成型,所用氢氧化铝包括不同粒度的三水合氧化铝及一水合氧化铝。
现有氢氧化铝制备技术所制备出的氢氧化铝为单一品种的氢氧化铝,或者为三水合氧化铝,或者为一水合氧化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通过一步酸碱中和过程获得三水合氧化铝和一水合氧化铝的混合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混合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混合氢氧化铝为三水合氧化铝和一水合氧化铝的混合物,其中三水合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该制备方法采用酸性溶液与含有铝的碱性溶液进行液相中和方式制备混合氢氧化铝,具体包括:
1)配制含铝碱性溶液:配制氧化铝含量为85~155g/L的含铝碱性溶液;
2)配制酸性溶液:所用酸为硝酸、盐酸、氯化铝、硫酸、硫酸铝、磷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3)酸碱中和反应:在35℃~50℃、pH值为6.5~8.0的条件下将所述的含铝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反应20分钟~2小时,得到浆料A;
4)调节pH值:向浆料A中加入弱碱性溶液,使pH值达到6.8~8.5,得到浆料B;
5)晶相调节:反应釜中放入少量水,保持温度40℃~80℃,先用含铝碱性溶液调整pH值为9.0~10.5,,加入浆料液B以及含铝碱性溶液,保持pH值为9.0~10.5,反应20分钟~6小时,得到浆料液C;
6)得到的浆料液C经过打浆、水洗、干燥及粉碎,得到氢氧化铝产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含铝碱性溶液优选为铝酸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