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过程中焊道中心跟踪的图像处理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6103.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鲁立;周杰;李永涛;吕一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道中心 焊枪 焊道 焊接过程 自动跟踪 边界线 图像 抓取 水平位置调整 图像处理模式 对角位置 焊接操作 机头电机 两点连线 图像处理 跟踪 侧边 垂线 界线 采集 驱动 重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过程中焊道中心跟踪的图像处理模式,包括:采集焊接过程中焊道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在需要识别的焊道范围内建立坐标系,识别出焊道的内外侧边界线,在外侧边界线上抓取两点,分别向内侧边界线做垂线,得到两垂点,把处于对角位置的两点连线,得到第一交叉点,重复获得第二交叉点,连接第一交叉点、第二交叉点,获得所要跟踪的焊道中心线,调整焊枪水平位置,自动跟踪得到的焊道中心线,使焊道处于中心位置。本发明摆脱了对焊接操作工经验和技术的依赖;通过安装在焊枪中的驱动机头电机,按照图像处理信号进行焊枪水平位置调整,自动跟踪得到的焊道中心线,使焊枪处于焊道中心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过程中焊道中心跟踪的图像处理模式。
背景技术
在对管道、板材进行焊接时,由于加工精度和焊件组对问题,导致需要成形的焊道不是一条直线。为了保证两个焊件的有效焊接,需要焊枪始终位于焊道中心位置。传统的焊枪水平位置的调整决策需要通过肉眼观察,然后手动进行调整;不仅增加了焊接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受限于人工反应速度,焊枪在焊缝中的位置不能实时、准确的得到调整。
总体来说,现有的焊道中心跟踪模式存在以下的问题:
(1)、焊枪水平位置的调整决策需要通过肉眼观察,增加了焊接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2)、焊枪水平位置的调整需要通过手工实现,受限于人工反应速度核偏差,焊枪在焊缝中的位置不能实时、准确的得到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过程中焊道中心跟踪的图像处理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接过程中焊道中心跟踪的图像处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焊接过程中焊道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
S2:基于采集到的图像,在需要识别的焊道范围内建立坐标系,并识别出焊道的外侧边界线和内侧边界线,
S3:在外侧边界线上抓取第一点、第二点,从第一点、第二点分别向内侧边界线做垂线,分别得到与第一点对应的第一垂点、与第二点对应的第二垂点,将第一点与第二垂点相连获得第一连线,将第二点与第一垂点相连获得第二连线,第一连线、第二连线交叉获得第一交叉点,
S4:在外侧边界线上抓取第三点、第四点,从第三点、第四点分别向内侧边界线做垂线,分别得到与第三点对应的第三垂点、与第四点对应的第四垂点,将第三点与第四垂点相连获得第三连线,将第四点与第三垂点相连获得第四连线,第三连线、第四连线交叉获得第二交叉点,
S5:连接第一交叉点、第二交叉点,获得所要跟踪的焊道中心线,
S6:安装在焊枪中的驱动机头电机自动跟踪得到的焊道中心线,进行焊枪两侧水平位置调整,
S7:随着焊接的进行,重复S3-S6使焊道实时处于中心位置。
优选地,在S1中:采集焊接过程中焊道的图像时,通过在焊枪前部安装摄像部件。
优选地,在S1中:采集到的图像经传输进入到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识别。
优选地,在S2中,坐标系为X-Y坐标系。
优选地,在S2中,根据焊道与未焊部分灰雾度的不同,识别出焊道的外侧边界线和内侧边界线。
优选地,在S6中,安装在焊枪中的驱动机头电机自动跟踪得到的焊道中心线,根据图像处理信号,按照调整时间间隔设置,进行焊枪两侧水平位置调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架柔性化生产系统
- 下一篇: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