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6883.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顺福;苏裕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B29C45/27;B29K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硅胶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主要包括:可操作性地对合或分离的一第一模座及一第二模座,该第一模座与该第二模座分别设有一第一成型区及一第二成型区,第一成型区以及第二成型区相对合而形成一成型腔室,该成型腔室局部设有一透气模块,其为多孔性材质,该多孔性材质使该透气模块充满多个孔隙,且该第一模座设有连通该成型腔室的一入料孔,该第一模座于该第一成型区周围设有一加热元件,该第二模座内部更设有一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为该透气模块的孔隙与模具外部的连通路径,借以使该第一模座与该第二模座对合后,通过该透气模块的孔隙及该排气通道连通所形成的路径,而将该成型腔室内部的空气抽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尤指一种可对模内抽气,而增加模内真空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车灯、望远镜、投射灯、投影机聚光灯、VR眼镜等光学产品,由于需要透镜将光源集中达到指向性或局部性照明,因此透镜需要极佳的透光度,其常见使用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但聚碳酸酯材料虽透光度佳,但其具有易碎的缺点,且用久后会产生雾化的现象,导致透光度降低的问题产生,而目前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因省电因素灯光改为LED灯, LED灯光其中的短波蓝光易使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出现黄化雾化的问题,但用传统卤素灯又因耗电会造成电动车电池使用时间缩短的问题,故此类的光学产品有逐渐被硅胶取代的趋势。
一般来说硅胶产品的制作,需要将液态硅胶注入现有的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定型才能取得,然而当液态硅胶注入于模具中时,模具内部尚有残余空气导致成型不全或产生气泡,因此模具会设计溢流沟,使气体排至溢流沟而确保成品的完整性,另外也会在合模的过程中,进行抽真空降低模内压力,以使液态硅胶快速流动。
但是,由于液态硅胶是由两剂原料混合而成,因此其在射出机料桶搅拌的过程会产生化学气泡,当模具合模后,即无法对模具内部继续抽真空,而含有化学气泡的硅胶原料注入模具内部,因气体无法排除,其加热固化后,成品仍有气泡的现象,成品中的气泡会使光线产生阴影或散射,而影响照明效果,且因液态硅胶属于高单价的原料,并无法回收重制,故导致生产成本的浪费、损失。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较佳的成型模具,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其可提升模内真空度,使成型的成品内部没有气泡现象,而减少成品不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主要包括:
一第一模座,其一侧至少设有一第一成型区以及一入料孔,另一侧设有连通该入料孔的一进料机构,该进料机构能够供连接注入原料的一射出机,且于该第一成型区周围设有一加热元;以及一第二模座,其可操作性地对合或分离于该第一模座,该第二模座对合于该第一模座的一侧对应设有一第二成型区、一注料道、一密封圈槽及一密封圈,该第二成型区与该第一成型区对合而形成一成型腔室,该注料道连通该入料孔及该成型腔室,且该成型腔室局部设有一透气模块,而该密封圈槽环设于该第二成型区周围,且该第二模座内部更设有一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两端分别形成抽气孔及排气孔,该抽气孔对应该透气模块,该排气孔设于该第二模座一侧,能够供连接一抽气装置,该透气模块为多孔性材质,该多孔性材质使该透气模块充满多个孔隙,而连通该抽气孔;借以使该第一模座与该第二模座对合后,通过该透气模块的孔隙及该排气通道连通所形成的路径,而将该成型腔室内部的空气抽离。
较佳地,该透气模块设于该第二成型区。
较佳地,该透气模块由三维打印形成或以透气钢材加工形成。
较佳地,该进料机构至少包括一分流管,该分流管内部设有连通该入料孔与该射出机的一输料通道,且于该分流管周围设有一冷却水路。
较佳地,该液态硅胶的成型模具更包括设于该第一模座与该进料机构之间的一阻隔单元,该阻隔单元至少具有一隔热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