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aOH电解液电解磨削高铬合金的加工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7399.8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洙吉;张富林;姜冠楠;马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8 | 分类号: | B23H5/08;B23H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aoh 电解液 电解 磨削 合金 加工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NaOH电解液电解磨削高铬合金的加工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高铬合金电化学阳极恒电位极化预处理
预处理过程采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以高铬合金工件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网电极为辅助电极;采用浓度为1mol/L的NaOH作为电解液;采用恒电位极化方法进行电化学处理,在5V电位下处理15~45s,在高铬合金表面形成10~17μm厚的氧化层,极化后表面呈疏松多孔结构;
第二步,机械加工去除阳极氧化层
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去除第一步处理产生的阳极氧化层,加工去除深度与阳极氧化层厚度一致,达到最终加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3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