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合三通管道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7744.8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方力先;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三通 局部应力 疲劳寿命 三通管道 估算 流固耦合作用 疲劳寿命估算 应力集中区域 工程应用 管道内壁 计算模型 疲劳循环 疲劳载荷 寿命曲线 限制因素 流体域 采集 修正 | ||
1.一种用于混合三通管道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三通管道内部流体的雷诺系数;
式中,Re为流体的雷诺系数;ρ为流体的密度;ν为流体的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的运动粘度系数;
(2)利用步骤(1)所求结果,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三通管道的湍流强度;
式中,TI为三通管道的湍流强度;
(3)构建三通管道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4)定义三通管道的耦合传热控制方程、湍流模型,并将入口温度、流速、压力、传热系数以及步骤(2)所求结果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流固耦合热分析,计算三通管道的内壁面温度;
(5)根据三通管道内壁界面的耦合温度以及管道的材料属性参数,计算三通管道在其应力集中区域的最大局部应力;
(6)根据所述应力集中区域的热应力状态以及三通管道的S-N曲线,计算三通管道应力集中区域的最小疲劳循环次数,由于在同一疲劳载荷循环特征下,应力越大,经历的循环次数越小,故此最小疲劳循环次数对应与其应力集中区域的最大局部应力;
(7)改变步骤(4)中的入口温度和入口流速,并重复步骤(5)与步骤(6),采集三通管道在低周、高周疲劳载荷下,其应力集中区域的最大局部应力与对应的最小疲劳循环次数,即[(S1,N1),(S2,N2),...,(Sn,Nn)];
(8)根据传统局部应力应变法建立三通管道的应变-寿命曲线:
式中,Δε为总应变;Δεe为弹性应变;Δεp为塑性应变;σ’f为疲劳强度系数;E为弹性模量;N为疲劳循环次数;b为疲劳强度指数;ε’f为疲劳延性系数;c为疲劳延性指数;
(9)用真实断裂强度σf与真实断裂延性系数εf来代替步骤(8)中的σ'f与ε'f,其中σf=σb+350MPa,σb为三通管道材料的抗拉强度;并根据步骤(7)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在MATLAB平台上对步骤(8)公式中的b值与c值进行求解并做平均化处理,最终得到混合三通管道的低周、高周疲劳寿命计算公式:
式中,S为应力幅;b*值为修正后的疲劳强度指数;c*值为修正后的疲劳延性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7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