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村寨及城市小区景观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7844.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天乐;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寨 城市 小区 景观 水体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村寨及城市小区景观水体净化系统,系统由沟槽驳岸、截污栅栏装置、吸污引流系统、整流栅栏、组合生物填料多孔网笼、曝气装置、推流器、景观系统构成。系统拦截的陆源地表径流污水和水体底层引出的浓水均可在沟槽驳岸水体净化系统中通过水平推流方式持续流经多孔网笼生物填料连续体与表面的生物膜接触过程中得到净化,净化后的尾水自流进入水体作为生态补水。在沟槽驳岸混凝土预制件驳岸体的空心坑内可填充砾石或其他固体生物填料以种植水生植物,在沟槽驳岸实心混凝土预制件驳岸体上方可架设栈桥或亲水平台并与水生植物一并构成景观系统。沟槽驳岸水体净化系统实施灵活多变,且易与水体周围景观环境协调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村寨及城市小区景观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基础要素,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功能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镇基础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城市河道沦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集中排污的主要通道,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空间分布集中,河流污净比高,水体自净能力弱,容易造成缺氧和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所有城市几乎无一幸免,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管理的恶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逐渐将曝气复氧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修复技术、底泥固化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用于水体修复,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减缓了水体污染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净化水质、修复水环境的作用。
曝气复氧技术是通过人工增氧的方式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改善水体微生物的菌落分布,避免水体形成黑臭水体,提高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和种群数,以此提高水体的自净效率。生态修复技术以生态浮岛为主,因其运行维护简单且兼具改善生态景观等优点,在微污染水体治理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生态浮岛技术来源于无土栽培技术的衍化应用,其机理是通过水生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吸收和水生动物摄食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和美化景观的目的;生物膜修复技术来源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水体中投加填料载体以提高水体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技术;底泥固化技术是依靠投入化学药剂固定水体中的无机磷和营养物质,同时阻碍底泥与水体之间交换营养物质,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污染迁移途径控制技术。
上述河道修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些局限性:曝气复氧技术本身不能去除污染物,需结合强化的生物处理技术,依靠微生物的吸附降解能力才能发挥净化修复作用,现有曝气复氧技术通常没有结合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来协同运作,因此曝气复氧技术的使用效率有限。生态浮岛依靠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进行截留、吸收,其处理效率较低同时受到季节影响较为明显,水体中污染物在水生植物生物量增长缓慢的季节得不到有效处理。生物膜修复技术因局部水体溶解氧的消耗过快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出现含氧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微生物挂膜的质量,同时由于水体流动缓慢,生物膜与污染物间缺乏足够的接触时间,导致其处理效率较为低下。底泥固化技术采用化学药剂固定的方式将污染物沉积在底泥中,其本质并未有效的降解污染物,在温度变化、水量变化等影响下,沉积的底泥会出现泛泥现象,使得沉积的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内,加重污染程度。
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大、工程投资高、工艺适应性差、设施可靠性低、净化效果不稳定、易造成二次污染、水质长期维护管理难等很多不足。这些缺陷均影响和限制了村寨及城市水环境质量维护和水环境管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控源截污、引污疏浚、生态修复、节能降耗、景观美化的效果,不产生二次污染,易维护管理,建设与运行成本低,与自然环境相融性强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自适应式净化处理系统与方法,既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又可结合水体驳岸建设进行受污染的村寨及城镇内河、内湖、水库、水塘等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和生态修复,维护水环境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代理程序实现音视频投放到车机的方法
- 下一篇:水下集鱼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