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膀胱癌诊治监测的长链非编码RNA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131.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王剑松;栾婷;保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A61K31/7105;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6501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膀胱癌 诊治 监测 长链非 编码 rna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通过lncRNA表达芯片检测了膀胱癌病人样本中lncRNA的表达谱,分析发现了十余种和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在膀胱细胞系T24中对其依次进行敲低抑制,分析抑制各个lncRNA序列后T24细胞对DDP的药物敏感性,其中发现了一条国内外均未报道过的lncKMU15,敲低后对DDP的IC50明显降低,敏感性显著增强,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的表达量与肿瘤的分期与分级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与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存在负相关性,这一新型的lncRNA‑KMU15,将为探索新型无创分子诊断技术实现灵敏的膀胱癌早期筛查及术后监测体系提供全新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及其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在制备膀胱癌预后、复发或者化疗敏感性监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的肿瘤发病率排行榜上高居第八位。即使在医疗发达的欧美地区,膀胱癌死亡率也位于各种患癌症病人死亡率的前十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膀胱癌不但是病人个体和家庭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社会负担。但是目前膀胱癌研究领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技术缺乏特异性和灵敏性,手术切除肿瘤后膀胱癌的复发率高。由于膀胱癌术后的高复发性,且复发后化疗耐药性增强,生存率降低,因此建立良好完善的膀胱癌治疗后监测体系,对改善膀胱癌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1ncRNA)被定义为长度大于200nt,缺乏开放阅读框的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参与调控基因沉默、基因组印记、转录激活和抑制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细胞永生化和无限生长现象密切关联,提示lncRNA在肿瘤发生及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结果也表明lncRNA可以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因此研究肿瘤中lncRNA的作用模式,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寻找新的基因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自1965年Rosenberg证实了顺式二氯二氨铂(DDP)的抗癌活性后,于1971年获得了临床抗癌疗效,至1978年得到批准被称为第一代抗癌铂。此后,围绕临床应用发现 DDP的肾脏毒性、胃肠反应和神经毒性及耐药性等问题,展开了铂类抗癌新药的研究。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大约合成了3000多个铂类配合物但是,作为抗癌药进入临床试验的仅有28个,其中18个经过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后因抗癌活性不强或毒性大等原因而最终被放弃。被保留的10个铂配合物中的DDP、卡铂(carboplatin,CBDCA)分别于1978、1985 年批准后在世界多国有产品上市;1995年日本批准奈达铂(nedaplatin)上市;1996年草酸铂(oxaliplatin)经法国批准;SKI 2053R(sunpla,丙二酸铂)1999年在韩国批准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lncRNA表达芯片检测了膀胱癌病人样本中lncRNA的表达谱,分析发现了十余种和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在膀胱细胞系T24中对其依次进行敲低抑制,分析抑制各个lncRNA序列后T24细胞对DDP的药物敏感性。其中发现了一条国内外均未报道过的lncRNA,敲低后对DDP的IC50明显降低,敏感性显著增强,我们将其命名为lncRNA-KMU15。通过实验验证发现lncRNA-KMU15的表达量与肿瘤的分期与分级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与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存在负相关性。这一新型的lncRNA-KMU15,将为探索新型无创分子诊断技术实现灵敏的膀胱癌早期筛查及术后监测体系提供全新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