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华南地区土质边坡的近自然生态复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8181.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文;殷祚云;曾凤;戴伟;谢威;路秉翰;易慧琳;许铭宇;王刚;高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质边坡 乡土植物 自然生态 配比 筛选 边坡绿化 发芽试验 分析植物 群落结构 生长发育 植物生境 自然边坡 生长 腐熟土 原生态 肥力 拌种 边坡 成苗 成活 发芽 养护 播种 调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南地区土质边坡的近自然生态复绿方法,结合“近自然”理论,通过对现有华南地区原生态自然边坡进行调研,分析植物生长及群落结构,并进行植物生境调查,筛选出适宜生长的乔灌草乡土植物以及各植物种类配比,经发芽试验进一步筛选后确定植物种类配比,凭借乡土植物相对较高的竞争力,并且播种时用天然腐熟土拌种,保障一定的温湿度和肥力,营造较好的发芽环境,使边坡绿化植物能够较快成活生长发育,且维持时间长久,后期植物成苗后基本不需人为管养,养护成本低,此发明用于边坡复绿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复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华南地区土质边坡的近自然生态复绿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因为岩石风化、地质滑坡等自然因素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资源开采等原因,具有较好环境和完整生态群落的次生林边坡面积不断缩减,边坡植被群落退化,地表裸露进一步加重水土的流失,造成恶性循环。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行业的逐渐发展,边坡绿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华南地区水热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边坡绿化可选择乡土植物种类相对较多,但是在实际边坡绿化工程中,植物选择较为单一。
此外,现有的华南地区边坡复绿常用的两种方法为成苗移植或种子喷播。其中,采用成苗移植的方式容易伤害根茎,移栽后植株生长需一定的恢复时间,并因根部的伤口引起病菌的侵入,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并且成年植株移栽较费人工,会增加生态恢复的成本;而种子喷播技术,是将植物种子、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均匀喷到需要防护的工程坡面,虽然复绿见效快,但往往维持时间较短,生态效益相对不高,且工程成本较高。边坡工程绿化建设中若一味追求绿化速度和绿化效果,裸地植被盲目恢复,缺乏科学依据,其植被经过几年自行繁衍生长,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地面上杂草丛生,一些植被开始退化,又出现了裸露;一些裸地因植物配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固定的生态位,造成成苗植物再次迅速退化,影响裸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华南地区土质边坡的近自然生态复绿方法,边坡绿化植物能够较快成活生长发育,且维持时间长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华南地区土质边坡的近自然生态复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华南地区乡土边坡植物及群落结构的分布特点、生态习性进行野外调研,调查10~20种具备完整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边坡植物群落,分析植物生长及群落结构,并进行植物生境调查;
b、通过对植物生境及生态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针对不同边坡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及边坡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筛选20~30种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种类;通过对植物群落乔木、灌木和草本配置结构的调查分析,针对边坡不同区域及植物群落层次搭配,筛选适宜边坡混合植被群落配比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种类配比;
c、对已筛选植物种类进行室内发芽试验,根据发芽试验对前期筛选植物种类进行再筛选,挑选发芽势旺盛的种子;
d、确定边坡植被群落层次的搭配,以及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配比;
e、播种:将按比配好的乔木、灌木、草本种子与天然腐熟土混合搅拌均匀,播撒与边坡上;
f、对发芽期的种子进行养护。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分析植物生长及群落结构包括:对野外边坡样地内植物种类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各株乔木和灌木的株高、冠幅、胸径、地径、枝下高及生长状况,收集整理草本的株高、冠幅及生长状况,计算出各植株的相对盖度以及植物的频度、相对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科榕属植物地果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梨树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