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920.X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金;冯业坤;杨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38;F16K1/42;F16K1/48;F16K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介质 压力 加载 卸载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固连在阀体(1)一侧的介质仓(2)、滑动连接在阀体(1)内一侧的阀杆(3)、滑动连接在阀体(1)内另一侧的圆锥齿轮形阀芯(4)、固连在介质仓(2)内的圆锥齿轮形阀座(5)、抵接在阀杆(3)与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弹簧(6)和固连在阀体(1)一侧的电磁铁(7),阀体(1)一侧开设有流出口(12),介质仓(2)一侧固连有粘性介质注入缸(21),粘性介质注入缸(21)向介质仓(2)内通入粘性介质(8),粘性介质(8)通过圆锥齿轮形阀芯(4)和圆锥齿轮形阀座(5)流到流出口(12)处,其中,
圆锥齿轮形阀芯(4)端头插入圆锥齿轮形阀座(5)内,圆锥齿轮形阀芯(4)所述端头为圆锥齿轮状,圆锥齿轮形阀座(5)内开设有圆锥齿轮状槽,圆锥齿轮形阀芯(4)所述端头与圆锥齿轮形阀座(5)所述槽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全齿高尺寸随粘性介质(8)的粘度增大而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粘性介质(8)的粘性介质分子量在10000~300000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全齿高h1为4.0~4.5mm;粘性介质(8)的粘性介质分子量在310000~500000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全齿高h2为6.5~7.0mm;粘性介质(8)的粘性介质分子量在510000~700000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全齿高h3为7.7~8.2mm;粘性介质(8)的粘性介质分子量在710000~900000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全齿高h4为8.8~9.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齿轮形阀芯(4)圆锥齿轮形端头的母线为具有一定曲率的圆弧曲线,圆锥齿轮形阀座(5)与圆锥齿轮形阀芯(4)啮合的密封面的母线为直线,以使圆锥齿轮形阀芯(4)与圆锥齿轮形阀座(5)密封面啮合时相切于一条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齿轮形阀芯(4)套接在阀杆(3)一端外,圆锥齿轮形阀芯(4)与阀杆(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铁(7)与阀杆(3)另一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与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抵接端面内固连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与圆锥齿轮形阀芯(4)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的压力加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利用电磁铁(7)控制阀杆(3)运动使弹簧(6)压缩,弹簧(6)产生的力使圆锥齿轮形阀芯(4)处于闭合位;
Ⅱ:利用粘性介质注入缸(21)向介质仓(2)注入粘性介质(8);
Ⅲ:当粘性介质(8)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粘性介质注入缸(21)停止注入;
IV:如果粘性介质(8)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时则开始卸载工作,同时停止注入粘性介质(8),当粘性介质(8)压力小于弹簧(6)的开启力时,则圆锥齿轮形阀芯(4)回到闭合位,在此过程中实现粘性介质(8)的加载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卸载装置的压力卸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利用电磁铁(7)控制阀杆(3)运动使弹簧(6)压缩,弹簧(6)产生的力作用在圆锥齿轮形阀芯(4)上,在初始状态时使圆锥齿轮形阀芯(4)与圆锥齿轮形阀座(5)紧密啮合,此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处于闭合位;
Ⅱ:介质仓(2)与粘性介质(8)工作区域相连通,粘性介质(8)在工作区域被压缩并向圆锥齿轮形阀芯(4)方向流动,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在圆锥齿轮形阀芯(4)端面,粘性介质压力大于弹簧(6)的开启力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与圆锥齿轮形阀座(5)分离形成一定间隙,处于开启位;
Ⅲ:为实现压力控制,粘度不同时粘性介质(8)所需要的圆锥齿轮形阀芯(4)开启间隙不同,相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质(8)在工作压力较小时,其粘度较低,流动速率较快,需要较小的圆锥齿轮形阀芯(4)开启间隙,需要较大的弹簧(6)开启力;粘性介质(8)工作压力较大时,其粘度较高,流动速率较慢,需要较大的圆锥齿轮形阀芯(4)开启间隙,需要较小的弹簧(6)开启力;利用电磁铁(7)不同电流大小控制阀杆(3)压缩弹簧(6)的量即可控制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开启间隙,进而控制粘性介质(8)工作压力;
IV:圆锥齿轮形阀芯(4)开启后粘性介质(8)从开启间隙中流入阀体(1),然后从流出口(12)排出,当粘性介质(8)作用在圆锥齿轮形阀芯(4)的压力小于弹簧(6)的开启力时,圆锥齿轮形阀芯(4)重新回到闭合位,在此过程中完成粘性介质(8)卸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水结构、软水阀及软水机
- 下一篇:一种蒸汽流量调节器